上班路上途经的一座报刊亭关闭了。
往日生机勃勃的亭子,如今却被两块落灰的木板封住了窗口。
忽然间有些伤感,倘若回到十几年前,那绝不是如此冷清的光景。
有人曾说,报刊亭可能是除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
如今,报刊亭这个承载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正在式微,出现人去亭空的窘况。
记忆拉回十几年前,报刊亭在街头随处可见,校门口、社区旁、公交站边、绿色的小亭子里摆满了花花绿绿的杂志。
报刊亭旁总会摆一张小桌子,社区的大爷们买份报纸坐下,吹吹水喝喝茶,从家长里短谈到国际*务。
当天的报纸绝对是流行的硬通货,家国大事,便民通知,虽没有“杀熟”的个性化推荐,却也总能收获一些认知圈外的惊喜。
当然了,报刊亭的厉害之处,在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偏爱。
《知音》、《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是杂志货架里的常胜将*,对于彼时的我而言,这些完成称得上我语文课上的良师益友。
班级里大家争抢着每星期最新一期的漫画,课堂上趁着老师不注意迫不及待的偷偷看上几眼,如果不小心被发现没收了,可能还会因此难过好久。
报刊亭最妙的地方,是它所售货物之杂,像哆啦A梦的百宝箱。
小玩具、电话卡、各类游戏充值卡、放在滚筒展示架里的口香糖、电饭煲里散发着热气的茶叶蛋。
而就是这样一个5平方米的亭子,在当时可谓炙手可热。
时间退回年,那时,还是用“笔杆子”说话的年代。
年4月,哈尔滨有关部门为解决省城报业市场不规范问题,提出决策,拟将首批个报亭全部分配给哈尔滨市某报业集团(此前已先期给这家报业集团分配过50个)。
把*金地段的报亭都给了一家报业集团,其他报业集团即使以后分到了城区边边角角的报亭也无法与其平等竞争,而这也引燃了此次报刊亭竞争的导火索。
随即某报便刊发了《六问省城报刊零售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一问城市报刊亭究竟为谁而设?
二问公共资源分配怎能厚此薄彼?
三问是规范还是滞死?
四问考察“经验”为何被搁置?
五问不正当竞争伤害了谁?
六问城市报刊亭该走向哪里?
虽然故事的结局和走向因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报刊亭在那时却是个香饽饽,也是人们争相经营的好生意。
据统计,在8年报刊亭在中国大概有五万座以上,在7年,有些报亭刊主最高可以月入元。这个收入放到如今来看,大约相当于每月元。
截止年,中国邮*报刊亭的数量在年底依旧也有座。
但就是这样一份生意,却也渐渐维持不了生计。
正如一句话所说,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载体再次收缩。智能手机每月都在更新换代,快节奏娱乐方式更是逐渐盛行,短视频的兴起,每日铺天盖地的新信息,好似一旦放下手机,就会和时代出现一个脱节,这样的背景下,也让人们少了一份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的机会。
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纸质”的报刊亭,衰落也是必然。
现在仅存的报刊亭,烟酒、饮料喝零食占据了摊位的大部分,曾经摆在中间的报纸杂志被挤到了边缘,数量减少、种类并不多,以本地的早报和晚报为主。
在和一些报刊亭摊主交谈后了解,最近几年的生意越来越差,单卖报刊和饮料早已无法维生,现在是啥都卖。
“天冷了就卖些地瓜,天热些就卖点冰棍儿,雨天卖伞,雪天就卖鞋垫。反正就是能卖点什么就卖点什么。”
“纸质刊物的利润极低,一份报纸的利润只有两三毛钱,以前一天能卖上百份,现在能卖十份都不错了,卖水都比卖报纸好,杂志更没人买了。”
“冬天太冷了,早就不想干了,往出兑也兑不出去,还舍不得。入了冬,我就不干了。”
也许不久,报刊亭也会像电话亭、邮筒一样,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而此时,不免想与《六问省城报刊零售市场》中一样问到,城市报刊亭该走向哪里?
报刊亭的衰落,不局限于哈尔滨这座城市,而就此放任,到头来这些亭子便会如违建一样被处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报刊亭主离开这一岗位,遗留下来的报刊亭也逐渐出现了不少问题。
不少市民也反应说:
“人行道本就不怎么宽,多出来个闲置木屋很是不方便。”
“报亭荒废很久了,一直没人处理,担心哪天路过亭子倒塌会有危险。”
“一个破旧亭子在那一点也不美观,很碍眼。”
一系列的问题下,越来越多的报刊亭彻底消失在城市中,不少城市也已经出台相关*策针对闲置报刊亭进行统一清理。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南宁某报刊亭改成的临街小店。PIC/小红书
dingdingcute温州某报刊亭改造的咖啡驿站。PIC/小红书
阿萌呀杭州|中国邮*推出的邮局咖啡。PIC/小红书
杭州探店南宁某顾客给自己常去的报刊亭做了简单装饰。PIC/小红书
Miaaa我想,一定有办法的。但是,如果延续传统报刊亭的经营,却一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依旧无法改变纸质阅读衰落的现象。
而如果不再经营报刊、杂志,那还是我们印象中的报刊亭吗?
起码,有价值的存续,总要比无声无息的淘汰要更有意义。
这些报刊亭的改造或许可以给更多创业者创造的机会,也同样让报刊亭走向下一个故事有了可能。
结果如何,就需要我们期待,下一期再会。
图文编辑
黑龙江头条
图文来源
黑龙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