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好,我是新华日报交汇点客户端
TUhjnbcbe - 2022/8/16 18:59:00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9月8日,由传媒杂志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在南京正式启幕。提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就不能不说一说她的第一份报纸——《新华日报》。很多人都知道,《新华日报》是“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那么在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之前,《新华日报》有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你好,

我是《新华日报》!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新华日报》创刊号▼

(看我弄潮波浪,多认真的亮相!)

这是我第一次与世人见面。

由周恩来同志亲自创办并直接领导,

我是中国共产*第一份全国性*治机关报。

创刊号上,

“新华日报”四个大字

是周恩来同志邀请时任监察院院长

国民*元老于右任先生为我题写的,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才更换成毛泽东同志为我题写的报头。

年9月,我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

年2月,我第二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

年7月,我第三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

我可不是中国共产*想办就办的一份报纸。

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当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和国民*当局进行谈判时,提到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我们自己的*报,年开始筹备,最初定于南京出版,后来因为日寇进攻南京,所以迁至武汉。年1月11日,我在武汉正式创刊。

下图为现在的武汉旧址▼

年8月,

由于日寇进攻武汉,

我被迫迁移。

迁移的过程中,

发生了很多事。

报馆人员当时乘坐的“新升隆”号

不幸遭到敌*的轰炸。

(“新升隆”号)

船上共有16名报馆员工不幸遇难,

最年轻的只有14岁。

10月25日,武汉失守,坚守工作的同志在武汉出了最后一期新华日报。与此同时,同日同期但不同内容的报纸也在重庆发刊,标志着新华日报在重庆正式出版。这张就是在重庆出版的第一份报纸——编号为第期的《新华日报》。▼

日寇猖狂,国家破碎。

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

我报道着、记载着、描述着、呼喊着……

我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战斗中,

做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

这份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新华日报》号外,曾经鼓舞了无数中国人。▼

下面就来隆重介绍下我的大boss▼

当时国内的报馆体制,设有董事会,通常在社长之下设经营和采编两块。周恩来同志是重庆时期的董事长,有“中共第一报人”之称的潘梓年是首任社长,华岗和吴克坚分别是第一任和第二任总编辑,熊瑾玎是总经理。《新华日报》还将前苏联的“编委会”首次引入中国。后来的*报都基本沿用了这套体制。

从办报权的争得,报馆领导人的遴选,办报方针的制定,到审阅和修改重要稿件,周恩来同志都为《新华日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据相关统计,周恩来同志为《新华日报》撰写了篇共计24万字的稿件。

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撰写了揭露皖南事变的报道,但是却遭到国民*新闻审查机关的扣押,获知这一情况后,周恩来满含悲愤,挥笔写下了这两幅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当时《新华日报》的稿件每天须经过国民*新闻审查机构的审查,为了在第二天成功刊发这两幅题词,新华日报一边连夜赶印,一边另外准备了一份没有刊登题词的报纸打掩护,最终成功冲破国民*检查封锁,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当天天没亮,报馆所有员工都上街卖报,报纸销量比平时增加了4倍多。

(周恩来在看《新华日报》。)

由于立论公允,报道真实,我受到国统区读者的欢迎,影响日益扩大,所以经常遭到国民*顽固派的阻挠,遭到国民*当局的扣检。为了反抗审查机关对言论的控制,揭露国民*压制新闻自由的真相,我多次采用“开天窗”的方式进行抗争。

(这张是年1月6日的新华日报,当天的社论只有八个大字——“抗战第一!胜利第一!”旁边两行小字对“开天窗”原因予以说明,告知读者原先撰写的两篇社论均被国民*新闻检查机构扣留,不予刊登,望读者原谅是幸。)

《新华日报》采取的这一方式招致了国民*当局更加疯狂的迫害:年12月至年5月,送检稿件中被勒令免登件,被删节的有次;其中仅年1月8日当天送检稿件15件中,便有11件被扣。

按照周恩来同志提出的“编得好、印得清、出得早、销得多”的指示,报馆员工积极投入到各方面工作中去。

虽然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报社员工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当时,社长潘梓年和沈钧儒老先生在报馆创刊纪念活动上相约赛跑,裁判是李公朴先生,最终沈老获得胜利(或许是潘梓年先生谦让吧)。

报馆还为员工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报馆的报童宿舍和托儿所。

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日报》放在南京恢复出版。时隔一个星期,4月30日,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正式出版,这是在南京出版的第一期《新华日报》。

这是当时的办公大楼,也是原国民*中央日报社旧址,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拆除,建设了现在的新华大厦。

解放后,周恩来同志依然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好,我是新华日报交汇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