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感动中国年度盛典上,有一位娴静的女孩,她面容姣好,举止优雅,在镜头前落落大方。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位失聪的女孩儿。20多年前,她半岁,因为吃错药,双耳失聪,生活举步维艰,只能靠唇语交流。20多年后,她考上清华,被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从无声里突围,她的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最触动人心的,是她靠着自身创造出的“奇迹”,是她和父母对残酷命运的“反击”。《感动中国》颁奖现场,专属于江梦南的颁奖词是:“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这份颁奖词,如同江梦南的成长之路一般耐人寻味。江梦南,一个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的美丽女孩,半岁时双耳失聪,可她却偏偏要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多年来,她克服了失聪带来的重重阻碍,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努力前行。年5月,她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后,继续致力于向校内外师生和社会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年3月3日,江梦南光荣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江梦南她能奇迹般地做到这一切,是因为她幸运地拥有一对永不言弃的教师父母,特别是母亲江文革,一名普通而异常坚韧的乡村教师。在经过杜鹃啼血般的痛苦之后,她又如燕子衔食,以深沉的母爱养育女儿。她不仅教会女儿读懂唇语,还教会她说话,更可贵的是,她培养女儿从小就自强自立,于荆棘之处踏出坦途,最终取得了非凡成绩!母爱的力量无坚不摧,有了她,石头也能唱歌,铁树也可以开花!不甘啊,小精灵堕入寂静的世界半岁时,小梦南因感染肺炎,误用药物,左耳损失了分贝的听力,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医生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之后,她就再也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都说十聋九哑,为此,父亲愁白了头,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医院,他们想给女儿买一个助听器,医生好心劝阻道:梦南对分贝都没有引出反应波,助听器对她而言没太大意义。但赵长*夫妇执意花了两个月工资买了一个国产助听器。江文革把助听器塞到女儿耳朵里,没多久,女儿耳周稚嫩的皮肤被磨破了。好在,不久小梦南就适应了,不再乱动。江文革用录音机播放各种声音,可小梦南仍没有任何反应。为了解女儿的病情,夫妇俩买来大量相关书籍认真研读,希望从中找到办法。他们每天在女儿面前不停说话,不停让她喊“爸爸、妈妈”,小梦南却睁着懵懂的双眼,不知所措。当时,“气功”疗法盛行,赵长*请来一个个“气功师”给女儿治疗,都毫无效果。随后,他们又请“名师”给女儿做针灸疗法,小梦南被扎得疼痛难忍,大汗淋漓。母女连心,江文革感到自己的心脏被一次次碾碎,又一次次拼合。江文革心酸不已,她给女儿戴上助听器,边给女儿示范,边把女儿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女儿感受到自己声带的颤动,让女儿明白:只有声带振动,才能发出声音来。她一遍遍地重复着“打哇哇”的动作,一天,两天,三天……终于,小梦南的喉咙里发出“啊啊”的声音来。江文革激动地抱起女儿飞奔到丈夫的办公室,大声喊道:“梦南会打哇哇了!”几个同事纷纷鼓掌。小梦南更加起劲地“打哇哇”。江文革夫妇意识到,训练女儿必须不断重复,更要适当地赞赏鼓励。奇迹终于出现了。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小梦南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在父母的鼓励下纠正发音,她几乎和正常孩子一样同步开口说话。尽管,她把“花花”说成“哈哈”,把“下雨”说成“哈五”,但对父母而言,她的每一个细小的声音都宛如天籁。幼年时的江梦南与父母在一起乡村教师收入微薄,几年来对女儿的奔波治疗,花费甚巨,赵长*夫妇无时无刻不在为钱发愁,想尽各种办法开源节流,但还是欠了不少外债。在这种情况下,年暑假,他们还是带着女儿赶赴北京,为她购置了一副元的进口助听器。有一次,家里没米了,口袋里仅有2元钱的江文革不好意思跟卖米的老板明说,她灵机一动,对老板说:“我先买两块钱的米回去试吃一下,好吃了再来买一袋。”为了生存,赵长*只好再次放下颜面向朋友借钱。除夕将至,赵长*为了不让在农村生活的母亲失望,不得不找朋友借了元钱给母亲送去。终于,江梦南的父母考取了“聋儿听觉语言康复师”的培训证书,并开始教女儿学习唇语。小时候,父母会让小梦南把手放在他们的喉咙处,感受声带的震动学习说话,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从练习到发声,简简单单一个词语,她可能要练习好几周。“重复1万遍就学会,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说话和读唇语的。在训练女儿“读唇”能力的同时,他们努力培养她养成自学读书的习惯。为了训练女儿识别他人的口唇变化,他们每天定时让女儿看带字幕的电视节目。慢慢地,小梦南已经能读懂父母的唇语,自如地和父母交流;与他人“交谈”虽然很慢,但如果能看到口型且对方语速慢,也没有多大障碍。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说话和读唇语的。她的童年里,没有动画片,游乐场,嬉戏打闹,更没有联欢会,才艺表演。她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看风,看云。她用眼睛,认真聆听着这个世界。后来,在父母坚持不懈地努力下,2岁的江梦南言语能力已经和同龄儿童相去不远,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学会了宜章的当地方言。转眼间,小梦南6岁了,赵长*夫妇怀着忐忑的心情,带女儿来到当地小学,想让女儿入学。令人惊讶的是,小梦南居然次次考第一,老师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小梦南年年考第一。女儿入读四年级的时候,江文革请求学校将女儿转为正式学生。为了补上学前班多读的一年,她在4年级暑假自学了5年级所有的课程,一开学就直接跳到了6年级,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为了锻炼女儿的书写能力,江文革经常和女儿“笔聊”。一家三口围桌而坐,同时在纸上写笑话,看谁写得最快、最好笑。这样一来,小梦南能用文字准确地传情达意,书写又快又好。文字表达能力给了她一双矫健的翅膀,让她在寂静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年8月,小梦南以郴州市重点初中——郴州六中对外选拔考试第二名的成绩被该校录取。江梦南进入初中后,前几年形成的“读唇”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得她学习起来并不吃力。开学那几天,江文革没有回家,偷偷躲在校园的角落里,远远地观察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江梦南似乎感知到了母亲的存在,她突然一转头,发现母亲就在绿化带后怅然地望着自己。在初中阶段,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但为江梦南开了“绿灯”,允许她使用。她每天都要和母亲短信交流,讲学校里的见闻,学习上的问题,还有女孩的小秘密。江文革发现女儿学习英语遇到了难题,因为她在莽山读小学时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但郴州六中的同学都学过,因此,她学起来非常吃力,特别是口语。好强的她不愿让老师看出她的窘迫,拼命自学英语,并向同学们请教,琢磨英语发音。江文革找到班主任,感念于江梦南的韧性,班主任给她安排最靠前的座位,这样可以让她清楚地看到老师的口型,并时常提醒其他老师在上课走动时,尽量在江梦南的视线范围之内,也不要无意识地用书捂住嘴,以便她读唇。英语口语考试时,老师单独读给她听。就这样,江梦南的英语成绩终于迎头赶上。年6月,江梦南面临中考,在英语口试中,学校为她设立了只有她一个人的爱心考室。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对此事做了报道。面对记者们的镜头,江梦南专注而坦然。最终,她以7科全A的成绩被郴州市几所重点中学同时录取。随后,她作为特优生选择了郴州明星学校就读。在高中阶段,江梦南的自强自立同样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誉,加之老师们在讲课时照顾她读唇,江梦南一门功课也没有落下。年6月,江梦南参加高考,语文考试写作文时,她写了父母带她治病的艰辛,激动流泪,结果作文跑题,语文考试失利,总分分,虽然超过一本线2分,但没有达到她的预期目标。好强的江梦南做出了复读的决定。年6月,江梦南第二次参加高考,考出了分的高分,被吉林大学药学院录取。她对父母说:“我从小被药物*害导致耳聋,我想通过学好药学,让更多的孩子免于重蹈我的悲剧。”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进入吉林大学后,江梦南连续3年获校级奖学金,连续两年获东荣奖学金,还曾获得“白求恩医学”奖学金、年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之后,江梦南考取了母校吉林大学的研究生,主攻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专业。江梦南感恩母校对她的关爱,更加努力拼搏。年5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江梦南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校园沸腾了,数千里之外的莽山沸腾了,赵长*夫妇喜极而泣!年末,江梦南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参加无障碍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并发言。年,她前往偏远地区参加教育公益项目,为当地学子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年,她当选为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会长,作为核心成员之一起草并发布《做“无障碍天下”使者倡议》。担任会长期间,她一刻也不停歇,组织参加无障碍论坛,举办无障碍理念体验活动,向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赵长*夫妇感慨万千,这一路行来,他们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和爱,一点一点撬开女儿命运的冻土,小苗苗终于开出了骄人的花朵,闪耀着属于她自己的美丽。于无声处静待花开,于无碍处期待未来。江梦南从本科报考药学,到硕士阶段选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作为研究方向,再到如今主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习。她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为他人祛除病痛。如今,江梦南有了更大的梦想:“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包容,无障碍的环境。让残障人士也能和健全人一样快乐的活着,才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从小我,到大我,梦南是有大格局的。
每到大学假期,回到郴州家乡时,江梦南总会挤时间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
探望那些视力、听力、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鼓励他们学习唇语、学习说话,积极融入社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鼓励孩子们,“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弱者,要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
年,她加入清华学生无障碍研究学会。并当选第五任会长。致力于宣传和推广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江梦南说,如果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博士毕业,未来她想继续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造福更多人。此时的她,对残障人士这个身份有了新的认知,她不再排斥自己残障人士的身份。反而,因为自己的艰难,希望做点什么,让别人不再那么难。为了能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也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如今的梦南,已经装上了人工耳蜗。
终于,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
鸟叫虫鸣,风声雨声,曾经只存在于文字和想象的声音,在江梦南的世界重新响起。
第一次听见鸟叫,她在树下,站了好久,听了好久。
那是一个美好的早晨,天气很好,风很轻柔,阳光充沛…
她用了六个字形容这种感觉。
“好神奇”,“很幸福”。
她说,如果声音是有颜色的,以前自己的人生是雾蒙蒙的,现在的人生有了五彩斑斓的感觉。
获得听力后的梦南,喜欢上了音乐,她最喜欢张韶涵的歌。
在央视访谈节目《面对面》的最后,节目组放起了《隐形的翅膀》。
主持人问:“你最喜欢哪句歌词?”
梦南跟着旋律,不太熟练地唱了起来: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最后,希望你的世界,也能和她一样,唱出自己的嘹亮。
声明:本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删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