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个一年一度的幻觉大赛,看完就没人顶得住
TUhjnbcbe - 2022/3/5 12:19:00
该说不说,这一年到头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年度报告、年度大奖。。想必前阵子大家都被这些玩意刷屏了,再看都快有生理不适了。这不,今天小辣椒带大家整点不一样的榜单——年度错觉(幻觉)大赛。(BestIllusionofTheyearContest)这个大赛每年都会评选一些最能让人产生错觉的视频,反正咱们编辑部看完,已经对现实中所有物品都产生怀疑了。先来看年度榜单第二名。下面是个24秒的视频,请差友们看看房间有没有发生变化。怎么样,看出来了吗?我估摸着大伙儿都怀疑是不是放了张图片上来。。并不是,小辣椒可以保证这是非静止画面。你别不信,我给你对比一下视频的第一帧和最后一帧。是不是惊了!这24秒钟,地毯消失了,圣诞树的灯亮了,窗帘动了,抱枕款式变了。。。然而这一切你居然都没发现?建议大家退回去把视频重看一遍,这样你就更能确信自己刚才是个瞎子了。其实视频里,很多物品都一直在缓慢地转变。但我们没发现也挺正常的。因为人类对周围变化的感知并不高,加上屋子里有个漩涡图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再来看看年度榜单第一名《幽灵皇后》。下图中大家有没有发现,镜子里多出来了一个白色的皇后棋子。可能有差友说,那不是镜子,对面只是摆成了一模一样。。刚开始小辣椒也这么想,但拍摄者还挪动了棋子,这总不会是对面有人能做成完全一样的动作吧。。别怕别怕,这不是真的幽灵棋子,而是用了障眼法。我们换个角度看,在白色的棋子和我们之间,其实有一张纸片。这张纸片巧就巧在,当我们处在特定的角度,它可以完美和背景融为一体。自然我们在镜子里可以看到那个棋子,现实里却看不到。到这里,大家都看懂了对吧。行,那最后这玩意自己动了是怎么回事?不应该看不到手吧?反正小辣椒是没找到解释,有懂哥能分析出来的给大家分析一波。介绍完年度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再来带大家整几个总榜单的作品。比如这个《不可能的运动》。实验者松手后,小球居然抵抗了地心引力,从滑滑梯的底端“滑”向了顶端。。先别急着说牛顿棺材都压不住了,只要换个视角就会发现咱们只是产生错觉了,这个滑滑梯其实是四周高,中心低。类似的例子还有下面这个反复横跳的圆柱体。我们明明看到的是个矩形,但是镜子中,它特么居然是个圆柱体?接着翻转°后还会发现,物品变成圆柱体了,但是镜子里,它又是矩形了。。摆上来所有的物品,都是在矩形和圆形中来回切换。。emm,这又是什么原理呢。。如果刚才你已经震惊了,那我只能说,你早了。下面图形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两个准备接吻的人,一种是一个低着头的人。如果你只能看到其中一种,那你再仔细看看。。一旦你发现两种形态后,你就会陷入一种叫双稳态知觉的现象。说人话就是,你一会看到的是两张人脸,一会看到的又是一张人脸,这情况会持续发生而且你可能控制不了(学术界还不确定人能否控制)。经典双稳态图形还有“鲁宾花瓶”,你一会看到的是个花瓶,一会看到的是两张人脸。。双稳态图形可以让你的视觉不发生变化,就能产生知觉的变化,所以神经学家经常用它们来研究人类的意识转换。反正小辣椒没太懂研究出来了能做啥,但是悟出一个道理,你看到的东西,未必是真的。。最后给大家展示是“幻觉大赛”总榜第一的“自体动作错觉”。下面这张是个静止图片,你也确定它是一个静止。但因为视错觉关系,你总是感觉中间部分线条在膨胀。。另外小辣椒再插一句,网上经常传得什么“压力越大,图片动得越快”大多数是扯淡。。比如年一张图片在微博上疯传的同时,还配了文字:“如果它不动,或只是稍微动一下,你是健康的,睡得很好;如果它移动得很慢,你就会有一点压力或疲惫;如果它不停地移动,你会感到压力过大,可能会出现精神问题。”其实它动不动跟咱们压力没关系,它只是大脑产生的一个幻觉,原因跟大脑V5和V4区域有关。V5区域掌管动态认知,V4掌管色彩和形状认知。V4区域处理了图中大量丰富的色彩和多边形信息,这种脑部活跃导致V5以为侦测到了信号,就产生了动态认知,图形有动起来的错觉。所以大家以后再看到这样“会动的静态图”,不要乱猜自己压力太大(虽然你的确可能压力大),原因基本就是色彩和图形的配合,让大脑产生错觉罢了。好了,这期最佳幻觉就带大家赏到这里,小辣椒眼睛快要瞎了。。不过也学会一个道理,现实中哪有什么魔法,它们只是大家还未学习到的领域罢了。撰文:刺猬编辑:小鑫鑫图片、资料来源:BestIllusionofTheyearContes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一年一度的幻觉大赛,看完就没人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