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第三部:愿与行(下)
昌臻法师的修行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启蒙阶段,大约10年
第二个阶段:在参禅和修密之间求索,大约20年
第三个阶段:潜心念佛,专修净土,大约40年
第四个阶段:在离欲上人感召下,以整整七十年的修为和功力,发下菩提大愿,弘法利生成为余生最大的追求。
昌臻法师说:“我觉得自己出家以后,心胸,思想有很大的改变,对个人的东西考虑的少了。”
昌臻法师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恢复了报国寺,办起了安养院,建立了慈善基金会。
年,文殊院的大恩法师创办了一个青年佛学社,鼎盛时候,经常来听课的有上千人。当时佛学院请了三个导师,两个是出家人,海山法师,重庆惟贤法师,还有一个就是张妙首居士(昌臻法师)。
到佛学院学习的居士说:他身上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君子风度,博学,待人接物非常舒服。张老师的气度,有一种被镇住的感觉。
刚出家VS出家后相由心生左图:昌臻法师刚出家时,是典型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比较清瘦
右图:法师出家后面容慈祥,仙风道骨,和蔼温润,令人如沐春风
年报国寺举办了两次禅净共修营,讲经,禅修,念佛。来自全国31个省区的百余名青年,通过考试,成为共修营营员,来到报国寺感受佛法。对当时成都的弘法,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
参加禅净共修营学习佛法的学子,都感触对自己人生影响很大,改变了人生态度。有了信仰以后,自己的人生境界确实不一样了。
这个禅净共修营里,发生了一件事,成为那次参加共修所有人内心深处的记忆。
当时大家在念佛堂做分享,有一位佛学社的学员,因为之前昌臻法师的开示,对他有很深的触动,他觉得要完全改变自己。他就出来忏悔,把自己内心最深的,最隐秘的烦恼,完全开诚布公,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坦露出来,他说的痛哭流涕。在座的学员都惊呆了,有时候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人光鲜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个烦恼,而他自己又是如何去跟这些烦恼搏斗。当时,念佛堂里也哭成了一片。接下来,就有很多人,报告自己的心得分享。
佛法的意义不是赠予我们生活的知识,它是在给我们真正改变生命的一种力量。
哲学家把佛教归于唯心哲学,实际上,佛教讲的心,与唯心主义的心是两回事。梵文上是两个字。
参加禅修营的学子问:这个世界选择太多了,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一个标准,如何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若曦注:这里提问女生,应该是在问信仰的对错判断和取舍)
昌臻法师答:从客观上来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实践的检验,就是可信的,正确的。另外就是,崇信这些(若曦注:指佛法)的人,是否是有知识有道德的人。
信佛,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佛的智慧,那为什么我们拿不出来呢?就是多生累劫,自己造的种种恶业烦恼,把它蒙盖了。
做个比喻,比如一面宝镜,佛的智慧叫大圆镜智。这个宝镜的功能,可以照天照地,无所不照。
开悟者的境界,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学佛之人,尚未开悟,必然要经过的道路,就是神秀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就是随时打扫自己这面镜子,扫除灰尘。烦恼减少一份,智慧就增加一份。
昌臻法师从居士到住持,从自度到度人,转变,尽在一念之间,应了那句老话:一念智则般若生。
今天佛教的危机,关键就是两条:第一,不信因果,第二不守戒律。不信因果的人,绝对不守戒律。
虚云和尚晚年有一段开示:生死可以置之度外,因果不敢差错分毫。
佛法的正道,一切以戒律为主。能够成为高僧影响一个时代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严持戒律。
道高龙虎伏,德重*神钦。
相信因果,止恶行善,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一个正确的做人的态度。也才能够守得住基本戒律。戒律是靠自觉来遵守的。不信因果的人,绝对守不住戒律。
昌臻法师给别人讲法,都是他自己真实受用的,他完全做到了心口如一。这种真实的力量能够感动人,让人信服。
昌臻法师说:“三宝的兴衰取决于僧人。佛陀的法运还有八九千年,出家人责任重大。
“在末法时期,我们能够发心持戒修行,弘法利生,必然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而且是特殊的加持。必然得到龙天拥护,而且是特殊拥护。”
在昌臻法师的带领下,报国寺道风纯朴,每日劳作,僧众吃饭从不浪费一粒米。昌臻法师以自己的信愿行影响身边人。有一天昌臻法师吃饭的时候,不小心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法师弯下腰捡起来,用手一搓,就吃掉了。
昌臻法师对寺院的建设有高瞻远瞩,他说修一座庙固然重要,但培养一个僧才,就是培养一个活菩萨,比塑一个泥菩萨更能发挥作用。
昌臻法师注重僧才培养,坚持在偏僻的报国寺,盖教学楼,培养净宗弘法人才。既有学,也有修,不至于盲修瞎练,同时树立净土的正知正见。
根据祖师大德的教导,昌臻法师提出了修学净土的四个原则:
以净土经论为准则,
以净宗祖师为依止,
以信愿持名为纲宗,
以诚敬实修为要务。
做人的纲领要按印光大师所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学佛先学做人。
修学纲领:
以戒律为基础,
以般若为先导,
以净土为归宿,
要长时熏修,一门深入,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愿力是一切修持的源头,是一切行为的源头,是一切立身事业的源头。正是因为有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哪怕到了晚年,昌臻法师身上也有使不完的劲。念念在兹,为佛法三宝做事情,停不下来。
再好的身体,也经不住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长期透支。85岁那一年,在参加完整整一个月的传戒法会,紧接着又为佛七法会一千多人讲经以后,昌臻法师病倒了。但他没有一点恐惧,并且有念佛往生的心理准备。
“生病的时候,因为休克,造成心肌大面积坏死,不能多谈谈话,但是我想与大家结缘,从病了以后就发愿心,想学习弘一大师,用书法来弘法。我的书法就谈不上了,但是我有这个愿心,我写都是做人,学佛的格言。字虽然写的不好,内容还是有益身心修养的东西。
陈兵教授说:“(昌臻法师)出家之前,我见过他多次,他当时很消瘦,脸型下巴是尖的,如果从相面看,这种脸型的命运一般是非常不好,也没啥福报。后来,他得了癌症以后,我刚见到他的时候都不认识了,同他说了半天,我都疑疑惑惑,这个究竟是不是昌臻法师啊?完全不像呢,原来他脸上还有好多皱纹,皱纹也没了,而且皮肤看起来像婴儿,眼睛也很亮,出家修的好,相貌能够改变。
公元年12月26日上午8时20分,昌臻法师安详示寂,享年94岁。
早在这一年的秋天,昌臻法师就在着手处理自己的夏季所用之物,入冬以后,他又处理了自己的秋季所用之物,并将所得全部捐给报国寺。
到他圆寂人们才发现,昌臻法师留下的,只有这一纸遗书:
我的遗嘱
⒈病重时,不回家,医院,不抢救。请勿违我的心愿。此时可安排助念,寿缘未尽亦不死,寿尽则往生。这是对我最好的关怀,至感!
⒉七日火化,骨灰捣碎,加白糖、面粉撒林中,与众生结缘,并偿夙债。
⒊丧事务希从简,不发讣告,不收礼,不举行追悼会。尊印光祖师开示,专一念佛,不用做其他佛事。
⒋我的遗物,全归常住处理。
⒌“净土法门为末法众生对症良药,只要我们坚持按‘持戒修行、弘法利生’宗旨做去,必蒙三宝加持,龙天拥护,四众信赖,道风兴盛,后继有人,可断言也”。
释昌臻亲笔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推荐阅读:
纪录片《菩萨行》第三部:愿与行(中)
纪录片《菩萨行》第三部:愿与行(上)
纪录片《菩萨行》第二部:心与境(下)
纪录片《菩萨行》第二部:心与境(中)
纪录片《菩萨行》第二部:心与境(上)
纪录片《菩萨行》第一部:因与缘(上)纪录片《菩萨行》第一部:因与缘(中)纪录片《菩萨行》第一部:因与缘(下)莲池大师七不杀
春三月天地俱生生而勿杀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三集完整版(70幅)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二集完整版(60幅)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一集完整版(50幅)
纪录片《生死与轮回》3-4探索意识灵*秘密纪录片《生死与轮回》1-2生死之间前世记忆●★●★●★●★●★●★●★●★●★●★●★●★●★●★●★●★●★●★●★●★●
点击下方阅读更多资讯。欢迎转发分享立春多行善开启吉祥年不要把福报兑换成不必要的吃喝玩乐纪录片《地球公民》
纪录片《统治》Dominion
五元素净化咒朱雀迎春藥到病除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念诵《金刚经》治愈严重抑郁症阿罗汉的境界檀林皇后九相图北周高僧静蔼法师富家女传馨的求道心路访一位深山隐修的老道长一位犹太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不能不识安金磊电影《禅》纪录片《苏东坡》电影《玄奘大师》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天佑中华,悬壶抗疫有中医纪录片《*帝内经》养生篇合集(收藏)纪录片《*帝内经》医理篇合集(收藏)纪录片《*帝内经》医史篇合集真实医案:父亲生死关头的中西医抉择不被理解的中医药之一:西医价值取向的病患不被理解的中医药之二:中药远高于生物学维度免疫疗法的失败
五十年外科医生的中医历程
关于接种新冠疫苗的几个法律问题
同样感染新冠病*,两位西医为何一死一生?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医疗常识(第一课完整版)中医师潘德孚的生命观健康观和医学观中医仁心仁术治未病,不是落后而是跑的太前疫情让人类停下脚步,地球却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生机《憨山大师醒世歌》志公禅师《十二时颂》生命之囚就这样走完一生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王用予梦遇文昌帝君记人之好乐有清有浊颜回攫食自知者明五眼时间真相纪录片:眼见为实吗?量子意识——科学与佛学的汇合TED演讲:你的大脑如何幻化出你所意识的现实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音频)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音乐)《文始真經》第四篇符《文始真經》第三篇極《文始真經》第贰篇柱《文始真經》第壹篇宇《化書》卷一道化之四鏡射虎龍虎《化書》卷一道化之形影蛰藏枭鸡《化書》卷一道化之耳目环舞铅丹《化書》卷一道化之道化蛇雀老枫喝错水催人老食肉之害食素之弊生命活力调整法则生食30天,逆转糖尿病健身到底能不能健康长寿?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若曦花园愿若曦花园的芬芳带给你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