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区域经济学发展研究现状以复印报刊资料统计
TUhjnbcbe - 2021/11/28 20:44:00

作者简介:万晓琼,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应用经济学执行主编,副编审(北京)。

本文以复印报刊资料区域经济学期刊为统计样本,根据近两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采用可信的资料统计,对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学术论文的转载状况作出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借以反映两年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状况。

一、—年区域经济学科学术论文转载情况分析

以下从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总体转载情况、全文转载来源期刊的发文、转载情况和全文转载论文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三个方面对—年区域经济学科学术论文转载情况进行分析。

1.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总体转载情况

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以“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为选文标准,分为主要指标(权重85%)和辅助指标(权重15%)。其中主要指标以“指标通用、分类设置权重”为原则,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差异和规律,分学科形成不同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案,评价研究论文的主要指标包括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四个指标,就应用经济学科而言,其所占权重分别为41%、24%、22%和13%;辅助指标包括课题立项、发表载体,各占权重40%和60%,并按此标准给每一篇转载论文评分,再形成篇均分、综合指数等指标。

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遵循上述复印报刊资料论文评价标准,收录全国公开出版报刊上的学术论文,以综合反映经济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学术研究状况。统计两年来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相关转载数据如下:年收入中国内地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为篇,全文转载篇,转载率为3.%;年收入中国内地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为篇,全文转载篇,转载率为3.%。两年来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总计收入论文篇,全文转载论文篇,转载率为3.%。

2.全文转载来源期刊的发文、转载情况

年《区域与城市经济》共转载论文篇,覆盖种期刊(全年共发文篇),其中67篇来自45种经济学专业期刊及以书代刊(发文篇),转载率为1.%;92篇来自62种综合性期刊(发文篇),转载率为0.%。年《区域与城市经济》共转载论文篇,覆盖91种期刊(全年共发文篇),其中72篇来自39种经济学专业期刊及以书代刊(发文篇),转载率为1.%;76篇来自52种综合性期刊(发文篇),转载率为0.%。综合—年,《区域与城市经济》转载论文篇,其中篇来自经济学专业期刊及以书代刊(发文共篇),综合转载率为1.%;篇来自综合性期刊(发篇),综合转载率为0.%。

—年经济专业期刊的转载种类和转载篇次均低于综合期刊,但其转载率却高于综合期刊,说明专业期刊凭借其专业的办刊理念、凝聚优秀的经济学科专家、作者,把握经济学学术研究前沿,积极引领聚焦经济热点,形成区域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的集聚效应,在刊发区域经济学论文上具有比较优势。

3.全文转载论文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年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全文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仍然主要是高等院校。年全年转载的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84个研究机构,其中有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高等院校,比例高达79.24%;13篇的第一作者来自社科院社科联系统(其中11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比例为8.18%;20篇来自其他研究机构,比例为12.58%。年全年转载的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92个研究机构,其中有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高等院校,比例是72.97%;22篇来自社科院社科联系统(其中12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比例为14.87%;18篇来自其他研究机构,比例为12.16%。综合两年情况,两年转载的篇区域经济学文章,其中第一作者来自高等院校的论文有篇,比例高达76.22%;来自社科院社科联系统的论文有35篇,比例为11.40%;来自其他研究机构的论文有38篇,比例为12.38%。

通过转载数据分析可见:

(1)—年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收入区域经济学论文数量(索引数量)比—年有少量减少,说明《区域与城市经济》的选文本着优选原则,在学术水准的把握上更加严格了,剔除了一些学术水平较低的文章,不再收入期刊索引目录。此外,尽管《区域与城市经济》自年开始增加了16个页码,增幅14.3%,但两年来收入论文的平均转载率为3.45%,比—年反而有0.22个百分点的降幅,说明《区域与城市经济》在转载文章的平均篇幅上有一定的提高。综上进一步说明,从总体而言,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学科作为显学,成为比较热门学科,在学科相关研究上有了进一步深化,在论述上有所加强。

(2)区域经济学论文转载榜单的变动不大,整体的期刊影响力和研究力量分布相对稳定,每年的转载期刊排名靠前的期刊和高校排名靠前的机构虽略有差异,但变动不大,稍有上下浮动属于正常的波动,总的来说,相似度很高。

(3)优秀专业期刊多年来坚守经济学研究主阵地,具有比较优势。如前所述,尽管—年经济专业期刊的转载种类和转载篇次均低于综合期刊,但其转载率却高于综合期刊,在排名靠前的学术期刊中,基本上为经济学专业期刊,少有综合性期刊入围,说明专业期刊更易于吸引优秀的区域经济学科专家、作者投稿,把握学科研究前沿,积极引领聚焦经济热点,形成区域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的集聚效应,在反映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方面保持了主体地位。

(4)高校系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稳定主体,高等院校系统的作者转载论文占区域经济学转载总量的比例高达76.22%,说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体主要仍然分布在高等院校,具有显著优势。另外,从全文转载两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来看,绝大多数也是来自高校,同样印证了高校研究主体的显著优势。

二、—年区域经济学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区域经济学发展研究现状以复印报刊资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