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编辑小记者走进都市时报编辑部ldqu
TUhjnbcbe - 2021/8/19 1:12:00

1月25日,马街中心学校的小记者、小编辑,以及学校老师、家长走进都市时报编辑部,参观报纸编辑和组版的全流程,了解《新时代少年报》的内容生产过程,近距离感受和学习报纸的编辑、版式设计工作。这也是《新时代少年报》学校小记者小编辑首次走进都市时报编辑部。

点击视频号查看

《新时代少年报》是一份由都市时报出品,昆滇校园师生自主采编DIY的校园特刊,马街中心学校的特刊于1月14日出刊。

(点击链接了解《新时代少年报》:昆滇师生全DIY的报纸来了!《新时代少年报》与你一起见证)

01

小记者小编辑认真学习报纸制作过程

为了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到报纸的生产过程,都市时报的编辑、版式设计以及校对老师,从各自工作着手,向师生们介绍了日常工作流程和《新时代少年报·马街中心学校特刊》的生产过程。

编辑把关

“你们都有参加哪些稿件的采写,看到出刊的报纸后是不是发现跟自己写的文字有一些出入?”学习过程中,编辑老师*朝红提出的问题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朝红介绍,记者采写后的稿件发送给指定的编辑,编辑拿到手的稿件就好像毛坯房,编辑的工作就是要将毛坯房“装修”成精装房。就《新时代少年报》来说,编辑要将小记者采写的稿件进行统筹和考量,并结合学校特刊和版面情况进行安排。

组版

经过编辑把关后的稿件,将传送到报社采编系统中,进而进入到组版环节。

在版式设计老师李林均的介绍和演示下,小编辑们目睹了一张报纸版面的整个排版过程,色彩如何使用、文字和图片如何搭配等等。

一块版面做出来后,只见小编辑们弯着腰,眼睛盯着打印机,等待大样打印出来。大家拿着现场制作的报纸大样时,忍不住感叹:“哇,原来报纸是这样编辑制作出来的!”

校对

出了大样,就到了校对环节。

“报纸的生产就像采集羊毛、搓毛线、织毛衣的过程,校对的工作就好比要把毛衣上的线头剔掉的过程。”在校对老师姚路的讲解下,同学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编校符号,了解了学校特刊各个版面出现的问题。

从采访、写稿,到编辑、组版、校对,再到一审、二审和终审,报纸内容需要层层把关。了解了整个过程,孩子们不禁感叹:“报纸编审出版原来这么严谨!”

02

办完特刊孩子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到都市时报编辑部参观学习,了解了一份报纸生产的各个环节,马街中心学校师生对新闻采编、报纸出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今天学到了很多编校知识。”马街中心学校三(1)班的马思晨开心地说。学校三(5)班的邵曾浩说:“看到版式设计老师非常熟练地排好一个版,感觉特别厉害。”

“严谨、高效、质量高。”参观结束,参与《新时代少年报·马街中心学校特刊》稿件组织工作的马海波老师这样形容报社的工作流程。他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有第二次,我们会做得更好。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提升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

马老师表示,对于孩子们,可以借此机会养成以小记者的眼光看世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对于老师,通过阅读各校的《新时代少年报》,更新教育理念;对于校领导,能通过报纸内容了解各校的内在精神,从中增长知识。

马老师说,通过参与《新时代少年报》的采编全过程,深切地体会到互联网时代,纸媒仍然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下一步,打算让孩子们多读报,多看书学习。

针对特刊对师生的提高作用,同为稿件组织者的洪静老师深有感触。“办完这份特刊后,孩子的提升很大,同学们在采访、组稿过程中锻炼了写作和沟通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身边事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编辑小记者走进都市时报编辑部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