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孙成志高欢日本主流报纸中l
TUhjnbcbe - 2021/8/16 0:58:00
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192508.html

作者简介

孙成志,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话语分析;

高欢,硕士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第一作者邮箱:

czsun

dlut.edu.cn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认知视角下日本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项目编号:19BYY)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语料库辅助的日本媒体‘中国形象’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17YJA)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本研究将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与社会行动者系统及其及物性过程分析相结合,从中心节点词的典型搭配行为、社会行动者的指称策略以及小句过程类型分析等方面,探析日本主流报纸对“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1)“中国留学生”的集体身份主要再现为“求知者与劳动者”、“志愿者”、“草根使者”以及“社会秩序的挑战者”;(2)话语生成者借助“专名化”和“范畴化”两类指称策略,调节并建构不同类型中国留学生的“群内”与“群外”关系;(3)四类不同群体身份间的过程类型差异明显,物质过程尤其聚焦于中国留学生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将个体事件放大为群体威胁,直接影响了读者对“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的社会认知。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语料库;社会行动者系统;及物性

文章节选

1.引言

集体身份(collectiveidentity)亦称社会身份,是指个体与群体内共享,并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Turner,:78)。集体身份的认同或排斥主要通过新闻话语、影视与文学作品、网络自媒体等形式呈现,反映了一群人的信仰、知识、价值、态度与情感(Koller,:20)。报纸是新闻话语的最主要载体,话语生产者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再现”(representation)某一社会群体时,也会对新闻话语进行有意向性的选择,以实现重塑群体形象、影响大众认知的目的(GoldenLanza,:)。

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尝试将话语分析的范式引入集体身份建构的研究当中,譬如聚焦身份建构的语言表征与话语实现,探讨学术活动中的研究生导师组、报刊与网络媒体中的老年人等的群体身份建构方式(陈新仁,;孙咏梅,;刘文宇李珂,),但对以赴日留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群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成志高欢日本主流报纸中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