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周末读论文媒体如何向智库转型以南方都
TUhjnbcbe - 2021/7/31 10:48:00

摘要

具有创新基因的南方都市报面对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操作系统的新形势,以内容和数据为双驱动,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数据智库为转型抓手,并配套一系列的改革*策,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市场化报纸的转型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背后则是高人才密度、创新创业的企业文化,以及快速迭代和不断试错的方法论。当然,南方都市报的艰难探索仅仅是开了一个好头,后面还有更为艰难的路需要探索。

在我国报业的*金发展期,都市报取得了高速发展,规模大、实力强、品牌美誉度高,绝大多数的都市类报纸广告收入过亿元,南方都市报等少数都市类报纸的广告收入甚至过10亿元。但是,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规模大、实力强、市场化范围广泛的都市报受到的影响更大,而绝大多数陷入“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困境,南方都市报等领先的都市报则基于自身发展实践,通过不断迭代创新,找到了属于自身的转型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创新”是南方都市报与生俱来的基因创刊于年的南方都市报,创办伊始就把创新创业作为根植于内心的基因,无论是报业*金期的高速成长还是艰难转折期的不断探索。1.南方都市报用创新拿到了都市报红利南方都市报赶上了我国报业市场尤其是都市报市场的*金发展期,通过迭代创新采编、经营、管理、品牌等内容,成功获取了我国都市报*金期的巨大红利。南方都市报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于年8月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口号,此后不断开疆拓土,向这个目标不断逼近。第一,大力实施大珠三角跨城市发展战略。南方都市报不满足于仅仅立足于广州市,而是通过把其能力和经验在大珠三角范围内的广泛复制,来获得更多的都市报红利。南方都市报主打广州、深圳两座中心城市,此后逐步实现对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香港、澳门大珠三角10个城市的全覆盖。第二,积极实施国内跨区域办报。南方都市报除了瞄准广东省内都市报市场之外,还积极拓展国内的重点市场和新兴市场。一是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合办新京报;二是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合办云南信息报;三是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办江淮晨报。虽然上述国内跨区域办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出面,但具体都是由南方都市报执行,在把南方都市报的人才、办报能力和品牌移植之后,新京报、云南信息报、江淮晨报都产生了质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快速成长为南都报系。南方都市报在自我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各细分市场延伸,先后创办了南都周刊、南都娱乐周刊、风尚周报、凯迪网、南都网、奥一网、麻省理工科技创业(中文版)等,构成了媒体众多、实力强大的南都报系。2.南都全媒体集群的转型探索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之后快速发展,到了年开始逐步对传统媒体带来严峻挑战,作为我国传统媒体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都市报面临着更大的转型压力,南方都市报很早就开始布局互联网媒体,并在年推出“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并提出了“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意图依托其纸媒的优质资源和优势地位,在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全媒体集团转型。南方都市报的互联网转型布局是较早的,并且依靠其强大的实力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转型,并想通过全媒体的构建来优化和再造采编流程。但是由于当时南方都市报尚未受到互联网的严重冲击,相当一部分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够,导致其转型理念、动力不足,且长期以来成功所带来的路径依赖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导致全媒体流程再造的效果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互联网转型的最佳窗口期。虽然,南方都市报的早期互联网转型不能说得上成功,但是其积极转型的创新探索是值得称赞的。二、南方都市报“数据智库”转型的内容与阶段南方都市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数据智库转型是系统化的、迭代创新的,分为定位、组织架构、数据驱动、内部机制、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以及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分阶段的迭代。1.战略定位不断迭代科学明确的定位不仅能够为媒体转型提供未来方向,更能够转变媒体的观念和凝聚媒体全体员工的信心。媒体的战略定位既要符合未来发展发展趋势,即需要“站在未来看现在”,又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求“知行合一”。在报业处于*金发展期且互联网尚未对报业产生革命影响的年,南方都市报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定位,该定位符合报业繁荣时期的市场环境。而到了年,我国传统报业市场遭受互联网的严重冲击,出现断崖式下滑,都市报亟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南方都市报在经历积极探索之后,在总结转型经验的基础上,于年首次提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媒体”。该定位一方面明确了其根本属性——媒体,这也是南方都市报的安身立命之处,另一方面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来打造数据智库。2.管理架构持续完善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媒体更讲究分权,让处在一线的员工更多地参与决策,这也要求媒体不断地根据战略需要来调整管理架构。南方都市报的管理架构经历了多轮调整。第一,“三驾马车”的管理架构更为均衡。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重采编轻经营无管理无技术”的问题,南方都市报为了解决该难题,在管理架构上创造性地设置了“三驾马车”,即最高权力机构为社务管理委员会,其下面分设编辑委员会、经营委员会和行*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三驾马车”的管理架构更符合报业尤其是都市报市场化发展的需求,资源、能力和人才在采编、经营和管理三方面业务的分配更为均衡。南方都市报在传统报业时代的狂飙猛进与“三驾马车”的架构密不可分。第二,从“三驾马车”到“四轮驱动”。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采编经营管理各环节的进一步细化,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等新兴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对于传媒业发展趋势以及现有业务的优化都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科学的研判、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南方都市报为了更好地抓住新机遇和有效应对出现的新挑战,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微调,变之前的“三驾马车”到“四轮驱动”,年把南都传播研究院从行*系统独立出来,成为社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门机构。第三,从“四轮驱动”进化到“五轮驱动”。在互联网成为新的社会操作系统和底层架构的人工智能时代下,媒体亟需通过深度融合来重建用户连接,进而打造现代传播能力和重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而高度重视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跨界”思路就是必由之路,为了顺应互联网成为主导的新趋势和其他新变化,南方都市报实行*委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年,南都再次推动组织架构调整升级,南都*委会下设“五驾马车”,分别是编辑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大数据研究院、运营委员会、行*委员会。新设技术委员会,下辖产品技术中心,力争实现技术驱动。可以看出,南方都市报一方面高度重视技术,设置了单独的技术委员会,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巨大潜力,创办了南都大数据研究院。3.以数据驱动转型南方都市报很早就认识到大数据的潜力和重要性,早在年就组建数据工作室,年发起成立“南都指数联盟”,年在总结之前经验的基础上成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数据为抓手向数据型媒体智库转型,并以“数据南都 连接一切”的理念来统一思想和认识。大数据研究院“以数据驱动”的重大改革,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重塑传统采编,强化整体运营”。第一,确立了明确的功能职责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一是大数据研究院确立了三大块功能:生产基础产品,包括新闻数据库和行业数据两个领域;提供公共支撑,包括技术支持、数据分析、传播等;统筹数据产品,对报社的数据项目,进行发掘、培育、遴选、布局,对有潜力的进行孵化推广。二是组织结构相对完善。年,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借鉴互联网公司的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设立了产品部、技术部、民调中心、商业数据部、数据项目运营部等部门,尤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内容生产和智库课题生产互为促进和协调互补的机制,大数据研究院通过课题中心和新闻采编部门深度融合。第二,设计了大量的、丰富的课题。大数据研究院把自身置于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大局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宏大进程,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并设计了大量的课题来进行研究,分布在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城市治理领域、区域经济领域、新生活领域和鉴定评测等领域。第一年就有50多个课题项目同步推进,发布了近百个数据榜单和研究报告,形成了智库产品生产的治理驱动、数据驱动、评价驱动、行业驱动、新闻驱动、调研驱动、合作驱动、技术驱动、产业驱动等九种模式。南都不通过断摸索数据生产,初步形成了数据报道、榜单评价、民意调查、咨询研究、鉴定测试、评估认证、数据库及轻应用八大系列近百项产品。第三,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媒体融合转型和数据智库建设需要一定数量的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而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培养了大量的采编人员,但是懂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却极为匮乏。大数据研究院对人才重要性有高度认识,一方面通过课题组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带头人。一批深耕专业领域、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成为课题牵头人,逐渐从原来的记者,变成行业的专家;另一方面,引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技术团队对研究院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内容生产。第四,以技术为引领的数据库建设扎实推进。大数据研究院组建技术团队覆盖数据采集、清洗、特征抽取、建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产品化整合流程。技术团队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用户数据库、内容标签智库图谱、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末读论文媒体如何向智库转型以南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