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还有90后,没订过少年先锋报
TUhjnbcbe - 2021/6/27 19:33:00

一提到“少年先锋报”,

土生土长的重庆娃儿立马有了反应,

瞬间想起当年被这份报纸支配的恐惧。

相反是外地的朋友却一脸懵逼的问:

“啊?什么是少年先锋报哦?”

「人手一本的杂志」

少年先锋报,

它是共青团重庆市委主管主办,

向全国发售的少儿刊物,

同时它也是重庆市少先队队报。

↓↓

所以,只要你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你肯定就读过的。

那个时候老师要求,基本上是人手一份,

如果不订就会和其他同学有“生疏感”,

就好像你赶不上当年的潮流一样。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落后,reiko酱也是每学期都订,

揣着块巨款,在学校订个年刊。

对于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来说,

也算是有自己专属的一份报刊杂志了吧。

「最受欢迎的模块竟然是?」

少年先锋报分几个板块:

有时事热点、美文赏析、名人故事,

还有小朋友自己投稿的文、画专题。

当然还有当时最受欢迎的笑话专栏和小知识科普。

只记得那个时候报纸发下来的第一时间,

大家都直奔笑话区。

现在看起来几乎算得上是无语的小明笑话,

在那个年代可是高人气段子。

可以互相在班上流传好几天,

快乐堪比现在刷微博,

这也算是课间的小确幸了吧。

//

另一个让人深刻的板块还有小知识科普:

一些科学知识或者生活小常识

试问谁小时候没做过这些实验呢?

作为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

reiko酱小时候就因为看到一则:

“葡萄干泡水可以让其重新变成葡萄”的小知识。

于是在家里泡了满满一碗葡萄干……

只不过,还没等到它重新变成颗粒饱满的葡萄时,

就已经被家长收拾了一顿了。

「小学生中的权威」

少年先锋报作为当初在小学生最权威的报刊,

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如果有小朋友的投稿被“先锋报”收录,

这将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在班上绝对幺不到抬。

reiko酱隔壁班就有给先锋报投稿被收录的小朋友,

不仅上了校园报的头条,

更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当着全校的面表扬。

那个时候站在抬底下的我们,只能默默羡慕着……

这种光荣仅次于当年可以上电视。

这就激发了同龄人更多的创作欲。

小时候reiko酱和同学也陆陆续续投稿过,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些年,被报纸支配的……」

虽然作为当年名声大噪的刊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

对于它的记忆也实在有些模糊了,

所以想听听身边的同龄人回忆。

果不其然,大家反应都很大。

“当时是老师强迫买的”

“文章还可以,就是老师要求看了写读后感”

“字有点多样,其他的记不到了”

说到这里,

当初被它支配的恐惧瞬间涌现……

“读后感字”

“这篇文章做下一阅读笔记”

“把阅读练习做了,统一收上来检查”

班主任严厉的言语现在都还历历在目,

报纸发下来的一瞬间,大家都心照不宣: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作业……

作为本土火爆的报刊杂志,

少年先锋报的权威不可否定的,

只是它当年那种半强迫的订购方式实属值得吐槽,

再加上老师用作业形式强制阅读,瞬间快乐减半……

「先锋报的“后传”」

随着时代发展,

后来“先锋报”就从能展开的大报纸形式,

变成了更小巧的A4大小的图书模样。

如今的少年先锋报,

也不再作为半强制性订购的刊物。

同时也衍生出了更多系列,

例如分级段精读系列、分兴趣精读系列等等,

让它的阅读覆盖人群更多更广……

只不过随着新媒体的时代到来,

纸质的报刊杂志逐渐也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

时过境迁,大家都已经长大成人

不管是小时候趴在地上看报纸,

满手都印满黑色的油墨的记忆,

还是小时候赶读书笔记赶到痛哭流涕的场景,

回头看当年的痛苦,现在也只是莞尔一笑。

作为重庆本土的报刊,

少年先锋报也算得上是重庆人的骄傲,

作为儿时不可或缺的读物,

它同样也是90后专属回忆。

虽然记忆里一双手都拿不过来的报纸已经不复存在,

可是,不管是作为哪种形式,

少年先锋报都在用它的方式,影响着重庆崽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有90后,没订过少年先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