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吴声场景订阅是订阅制的回归
TUhjnbcbe - 2021/4/13 22:53:00

年8月9日,一年一度的“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在北京D·PARK79罐举行。4小时不间断演讲,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发布场景方法论迭代新作《场景纪元:从数字到场景的新商业进化》,并以人、车、空间、城市4大篇章为原点,发布“场景纪元”4大商业方法——场景DTC、场景OTA、场景订阅与氛围力,及12大趋势预测。

文/吴声

从数字到场景,场景纪元规则进化的底层逻辑是:以人为中心的连接深入。“场景订阅”的提出,既是对订阅制这样一种简洁商业模式的正本清源,也是场景纪元如何精准、高效连接用户,占据更多有效时间的具体商业方法。

今天,吴声就场景订阅展开更详细和深入的解读。

订阅制的“正本清源”

我对于订阅制的思考,其实由来已久。不仅在“新物种爆炸”作为重要方法发布,我刚刚出版的场景方法论迭代新作《场景纪元》中,也对“场景订阅”的具体方法做了详尽分析与行动路径提炼。

年,我提出“超级用户思维”,是从流量到人,会员制本身就是产品、是战略;年我提出“场景会员”,是超级用户思维从数字到场景的进化,从私域用户到场景用户。如今,站在数字深入现实的当下,在场景纪元的背景和商业规则下,我们从更广泛的视角系统思考,提出“场景订阅”,是场景实验室关于人的“身份”、关于“人的连接深入”的研究系统性进化的结果。

以报纸订阅为代表的订阅制早期形态,初衷是更低成本、更好服务、更有效率。随着互联网的长期发展,Netflix、YouTube、Costco、Salesforce、AWS、Workday在不同时期推动的“订阅模式”作为流媒体平台与企业级服务的创新模式,曾给互联网商业以重要方法启发。国内以腾讯视频、网易云音乐、得到App为代表的内容平台,以及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微盟为代表的云服务与SaaS平台都成为订阅制的实践者。如今,订阅制在本地生活、社交电商、在线教育、移动出行、商业地产、智能家居等更多行业和细分领域日趋成为主流。

订阅模式之所以能够成为简洁且有效的商业模式,最关键的是以“付费订阅”这个动作,确保对“用户一个时间段(月/季/年)的有效占据”。这也意味着用户注意力与企业级客户业务资源倾斜度的保障,因此可以在这段有效时间,更大限度地发挥产品创造力与服务创新力。

相比订阅制的早期形态,如今的订阅制进化尤其多样——堪称一个“订阅万物”时代,但也带来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订阅权益从未被使用甚至从未被用户知悉,诸多的订阅续费是不加提醒的自动扣费等等。绝大部分订阅模式一方面在浪费平台资源,另一方面在浪费用户的时间。而那些并非用户主导的权益叠加和模糊操作,也正在透支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

场景订阅是订阅制的回归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和观察,作为场景纪元的系统商业方法,“场景订阅”被正式提出。它是订阅制初衷的回归——以用户时间为中心,围绕用户“想要”的真实场景形成订阅。

场景纪元的数字化用户更本质的表现是场景化用户,订阅制也在从“数字”的冗余供给变为“场景”的系统解决方案。今年7月份,沃尔玛宣布将启动Walmart+会员计划,这是其更加Prime化的一次尝试;Netflix在印度推出低成本订阅服务计划Mobile+,对于标清内容采取低价策略;Spotify推出情侣订阅服务PremiumDuo,允许2个人的账户共享一个订阅服务,并生成同时匹配双方的音乐列表。这些都是订阅制在“场景化”上迈出的一小步。

再进一步思考,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是否是“以用户时间为中心”,判断的关键不仅在于场景的“精”和“准”,还在于是否是“真实”的场景,以及是否构成持续的消费习惯甚至生活方式。场景的真实性才决定是否能占据用户的时间。

ServiceNow就是一个典型,平均续费率超97%的订阅制,围绕企业级服务的场景做到足够细致和深入。并购每家企业后都有一个“标准动作”,服从ServiceNow的用户习惯把代码重写一遍,致力于保证交付界面的体验与平台的效率。颗粒度化每一个具体、真实的需求,并将其场景化、系统性地解决,才是不冗余的订阅方案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场景订阅的6步法则给出了更具体的行动路径:第一,创建一个生活方式提案;第二,最小颗粒度场景数据采集;第三,设计解决方案的流程可视化;第四,以使用激活的场景计费;第五,社群反馈优化订阅权益;第六,持续生产原创内容。

以使用激活的场景计费

是场景订阅的关键步骤

今年6·18期间东航推出“周末随心飞”,几个月内各大航司也以各种玩法相继跟进。无论具体落地如何,它带给商业的思考在于,什么是使用激活的场景计费——只有被用户使用才能证明是被恰当需要。

“以使用激活的场景计费”成为场景订阅的关键步骤——让用户更精准、不浪费地付费。

企业与用户的供给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订阅不再是企业的打包出售,而是用户的主动筛选,为使用的场景付费。譬如微软XGP游戏会员,基于强大的游戏库,无需全部购买,而是根据体验勾选想要。而西瓜视频细分推出好莱坞会员、动漫会员,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不同的可选方案。

启示在于,以特定场景下的持续细分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可选项,以形成更精准的订阅权益。只有当用户成为订阅权益的制定者,和付费的主动发起者时,资源利用才能被最大化,而不是被闲置。

只有当场景是“有人使用”的,极大的供给与丰富的解决方案,便捷的交付与个性化履约体系,可持续的意义生成与价值陪伴,才能成就场景订阅作为最简洁、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也是订阅制本该有的样子。

从数字到场景,场景纪元,要求企业更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声场景订阅是订阅制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