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传播智库作者:周斌(节选)
一、创新与亮点集团全媒体传播格局逐步形成,初步实现“纸媒+网站+客户端+官微+自媒体+*务新媒体运营”全覆盖的融媒体矩阵,截至00年6月底,综合用户总量(含粉丝)达1.37亿。集团基本实现了内容产品形态全覆盖,包括图文、视频、音频、海报、游戏、长图、手绘、漫画、H5、动漫、航拍等,并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爆款产品。以集团战疫报道为例,优秀融媒作品持续出现“高峰”,爆款频现,创集团传播数据纪录新高。创新整合措施主要有:整合集团资源,重塑采编流程,持续组织集团层面重大选题策划会,建立四报网端及英文深圳日报对读特客户端的供稿机制;以集团战疫特别报道组、融媒生产联动小组等形式,探索精品爆款内容协同机制,激发内容生产创新力;发挥读特客户端的龙头带动作用,报网端联动,将优质内容“合于一端”,形成强大传播合力。截至00年7月底,各报网端共刊发疫情防控报道稿件多万篇(条),其中纸媒报道(含图片)1.5万篇,新媒体报道(产品)0.5万篇(条),总阅读量超53亿人次。00年5月14日《深圳特区报》头版《深圳战疫纪》版面截图二、短板与不足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与国内一流媒体集团相比,我们在优质内容和精品创作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与不足,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对重大选题谋划、策划意识不强。近年来囿于经营压力,一些采编单位没有把优质内容和精品创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在重大选题策划组织上下的功夫不足、投入精力不够。很多重大选题报道,停留于口头传达,没有提前精心谋划,没有制定详细可行的报道方案,没有形成常态化精品生产机制。二是对“走转改”活动开展不深,“功力”不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我*对新闻战线的一贯要求,新形势下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闻媒体担当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再度提示。而今的互联网时代,个别记者现在写稿就是“网来网去”,足不出户,随手一转。很多记者未能真正扑下身子“接地气”,深入基层“捉活鱼”,更不可能生产出精品。三是对业务钻研“工匠精神”不足,缺少“传帮带”氛围。目前各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关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导致不少记者身兼多职,除采编外还不得不承担经营任务、发行任务。在有限的精力下,记者面对多重考核,难以专注于优质内容生产。三、几个努力方向(一)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强化内容创新力,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新思维、新制作、新业态改造内容、提升质量,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到全流程,探索优质内容生产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优质内容生产水平。各媒体编委会要把优质内容和精品创作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题,每年下大力气策划组织好几个重大选题,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的精品力作;要建立常态化优质内容和精品创作机制,形成持续的内容创新力。(二)不断增强“四力”,以精品力作讲好深圳故事0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紧扣“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主题,紧扣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主题,紧扣“双区”建设及奋力夺取“双胜利”主题,结合“走转改”活动和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各媒体要由编委亲自率队,深入基层一线,扎实蹲点采访,捕捉基层“活鱼”,挖掘深圳特色素材,打造精品力作,献礼特区建立40周年,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三)增强精品意识、工匠精神,以机制创新强化优质内容一是要强化改革意识、精品意识、获奖意识。要强化改革意识,创新考核激励机制,适度为一线采编员工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优质内容生产;要强化精品意识,结合“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工程的深入开展,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有传播力、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要强化获奖意识,明确年度获奖冲刺目标,铆足干劲、勇创佳绩。重点要加快创新考核激励机制,譬如,结合“举全集团之力做强做大读特客户端”这一深改要求,以深新智媒传播服务技术平台为重要抓手,推动读特依托大数据支撑下稿件传播力分析,建立科学的稿费分发和结算办法,做实考核的激励机制,加大相关奖励力度,让优质内容生产者得到更高回报,让读特客户端成为集团共有的优质内容平台。二是拓展新闻阅评,完善评估体系。对内,强化新闻阅评工作,实现评报、评端、评网“三位一体”;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专题化阅评思路;未来还要借助深新智媒技术平台,探索全媒监测及新阅评模式。对外,强调精品、突出“爆款”,加大新闻阅评推荐力度,实现“二次传播”效果。将来,要把集团新闻阅评打造成一个开放式平台,营造宽松阅评环境。三是倡导工匠精神,抓好报纸质量管理。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国家层面发文进一步加强报纸、期刊的质量管理,可见对报纸期刊质量的重视。多年来,集团一直有季度报纸质检报告(以“四主报”为主),接下来要对照上述《规定》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报道质量检查密度和力度。四是重奖精品力作,把好中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推荐关。坚持以内容为王,坚持对精品力作予以重奖,继续扎实推进集团季度新闻奖、专项新闻奖以及年度论文奖等评选。评选增设质量检查环节,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内容质量,力促精品力作。集团新闻奖评选机制要与中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等评选工作做好衔接,把好推荐关。(本文刊登于《智慧东方·新传播》杂志00年第三期,作者周斌系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___________________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