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与坚守——第七十一届戛纳电影节述评
“金棕榈奖”的70年,是不断变化与调整的70年,电影在革新,社会现实也在改变。综合来说,戛纳电影节是相对比较平衡的电影节,力图在多个方面做到兼顾。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最近两三年的戛纳电影节被媒体评论为保守、过于平稳以至于略显乏味。
5月8日,第71届戛纳电影节如约开幕。在这一届电影节上,人们能够看到戛纳在积极“求变”。但在这届求变、求新的电影节上,戛纳有突破,也有坚守。
影像之书
首先看片单,主竞赛单元依然名导云集,阵容强到令其他电影节艳羡。《喜欢,轻吻,快跑》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的新作,这位新浪潮继承人在以《巴黎小情歌》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之后,就转向了文学和戏剧领域。获得了提名但没能得奖的《巴黎小情歌》也一直被提及,视为“青春版”新浪潮、甚至直接承接了《朱尔与吉姆》的衣钵。戈达尔的新片《影像之书》继续探索语言、梦境和影像的表达,沿着自己的脉络寻找电影发展的新的可能性,这是他在年《再见语言》之后又一次入围,本届电影节的海报也是在向这位永远先锋的导演,以及他的名作《狂人比埃洛》致敬。意大利导演马提欧·加洛尼继《格莫拉》()、《真人秀》()、《故事的故事》()之后,带着新片《养狗人》第四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美国导演斯派克·李的《黑色*徒》讲述了一名警探卧底在3K*内的故事。
黑色*徒
在本届主竞赛单元可谓是亚洲电影的盛宴: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凭借《三张面孔》进入戛纳主竞赛,讲述三位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女人的故事,算是本届电影节的一大惊喜。同样来自伊朗导演的作品还有阿斯哈·法哈蒂的《人尽皆知》,自从前作《一次别离》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之后,导演法哈蒂就成为各大电影节的“宠儿”,《人尽皆知》由西班牙演员哈维尔·巴登和佩内洛普·克鲁兹主演,讲述了一个西班牙女人为了参加姐姐的婚礼,和丈夫一起回到童年村子的“沮丧旅程”。
近些年炙手可热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同样受到众人期待。是枝裕和导演和戛纳有四次主竞赛加两次“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