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记鸿洲报编辑二三事
TUhjnbcbe - 2020/12/8 16:53:00

逐渐适应大学的生活,的确与高中阶段有很大的不同,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更充足,活动也更充实。也能抽出些时间来静下心来写写文章,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心是一直浮躁着的,关于洪中的那些事,也没静下心来写写,现在也算是有了些时间,便打算为自己在洪中的那段日子写些东西。

记《鸿洲报》编辑二三事

洪中毕业过了好些天,一直没有动过笔为洪中写些什么。每次犹犹豫豫想执起笔来写些东西时,总是摸不着头脑,在洪中的三年经历过那么多事,很难用一篇文章将其涵盖住。直到那日拿到了自己参与编辑的第一份杭师大校报,才突然想起在洪中做校报编辑的那些事,忽而便来了灵感,写篇文章来记录关于编辑《鸿洲报》的二三事。一来可以将高中与大学的校报编辑经历串联,算是传承编辑校报这份执念;二来可以借此来纪念在洪中的那些日子,算是一份情谊。

成为校报的学生编辑,可以说是机缘巧合。那时史学社刚刚成立不久,常言道:“文史不分家”,便积极同文学社对接。在文学社老社长曹珈毓的推动下,我结识了文学社社长叶心宇同学,其也是我高中阶段一直的合作伙伴。那时正逢老校报停刊了一年,便想着是否能再弄出一版报纸来,最初的构想是弄一个《洪中社团报》,以史学社和文学社两大同文字相关的社团为主体,附上其他社团的相关内容,组编成一份报纸,立足于社团,面向全校。当时的固定版面名我还印象清晰:文学社的寻梦同史学社的拾遗。

当时便拟定了一份计划书交给了校办的李爱萍老师,李老师后来的答复是恢复编辑原先的校报,增设一个“洪中社团”的版面,由我和叶心宇担任校报的学生编辑,负责“校园生活”(两版)、“洪中社团”三个版面。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编辑工作的我来说,这份工作可以算得上是个小挑战。起初也着不到边,跟着老师的意思完成相应的任务,内容策划、收集文章、写编者按、校对审稿、整理发报,一系列的流程下来也算大致入了门。

第一期校报是年1月那期,也算新编第一期。前些日子在家中整理洪中校报,找到了十份第一期的报纸。我总喜欢收藏些东西,尤其是同自己相关的,那些报刊杂志我或多或少都会备份些放在家中,然而整整十张也算是出乎我的意料。第一期报纸的大致内容是关于文明寝室评选、我的老师和史学、天文两个社团。利用课余时间跑东跑西收集素材,德育处、学生处没少跑,东拼西凑找到了些许文明寝室的照片和大致介绍,而后又同语文组老师对接,找到了些许写老师的文章,才算完成了“校园生活”这一版面的任务。而后便是“洪中社团”,那时正逢史学社和天文社手头上有文章,便将这两个社团排在了这一版面上。高中阶段我对这两个社团的情谊是最深的,史学社不必多说,天文社的成立大纲同是我起草的,其实可以说,将这两个社团放在新编第一期的校报上,至于我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因此我在编者按中是写到了这样一句话:“鸿洲史学社和Histar天文社都是我校这学期新成立的两个社团。两个社团在本学期内积极组织社团活动,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果。”这算是对社团的一种肯定,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编辑了六期的《鸿洲报》,从年1月一直到年1月,刚好一年的时间。很多片段都已模糊,仅记得在教室和校办之间来回奔波是常态,去办公室找陈丹平老师商量方案也算日常,拿着样报一个字一个字的审核校对让我无数次感到头疼,当然还有推着从总务处借来的小车穿梭在几幢教学楼之间发报纸......或许也会抱怨事情有些多,尤其是在高二时,社团、鸿洲书院还有班级里的卫生工作已经让我有很少的空余时间,再加上校报编辑和学考复习,高负荷的学习生活已成为常态。然而正如海斯利特所言:“越是忙碌,便会越感到闲暇”,学习和工作的交织让我愈发充实,有时也会萌生出一种满足感,尤其是领到新一期的报纸时,那一刻的内心是无比惬意的——这种感觉在高三毕业后的暑假便很难找到。而后步入高三,学业压力也愈发繁重,班主任也找我谈过话,让我把该放的东西放一放,重心肯定要投入到学业上去。那时首考临近,我也果断放弃了手头上的许多工作,而校报应该算是放下的最后一份工作。那日同叶心宇商量了许久,跑了好几次校办找到了李老师,商议之后便找来了新的两位同学李港洋和王程葳接替我们的工作,算是一种延续吧,把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期校报中也有几篇我们自己的文章,如我的《访潘华堂老人》、叶心宇的《能知能行,义无反顾——记十八岁成人礼有感》,这也足以为一年的编辑经历增光添彩。

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对于参加了许多组织的我来说,自然也是闲不下来,也渐渐找回了高二那时的充实感。校报的编辑经历也成功助我进入了杭师大的校报学生编辑中心,叶心宇也成功入围了其学校微记者团编辑部。那日便想着同她商量,每人都写一篇文章来纪念高中编辑校报的那段日子,她也立马答应了。由此,我便完成了这篇文章,好久没有沉下心来写些东西了,便用叙述化的口吻写了些罢了。

▲同苏灵敏校长合影

一份执念,承载于校报之间。记校报编辑的二三事,也算为洪中写了些东西,也算为自己写了些东西。的确,一件事是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的,并不会被时间、空间所隔阂,心之所向,便终能抵达彼岸。

羽飘行者

用脚步书写历史,

用文字畅谈生活,

欢迎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鸿洲报编辑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