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本杂志来说
卷首语如同
钻石之于珠宝
精华之于精品
翻开最近一期的
《读者》杂志
看到下面这篇卷首语
文章落款处标注
此文摘自
年8月25日《联谊报》
这是《联谊报》文章选入
广西贵港市
年中考语文卷后
又一次破圈
实力点赞!
《读者》
是一本充满人文情怀的杂志
累计发行量已超过20亿册
是中国期刊著名品牌
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
在各界读者尤其是青年和知识界中
具有深厚基础和良好口碑
《读者》创刊于年,秉持着“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智慧,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价值坚守中与时俱进,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期刊著名品牌。
《读者》的“卷首语”始于年第1期,那一年的“卷首语”基本上是主编写的“本期导读”。
年,《读者》编辑部决定,将“卷首语”的版面让给名家和名篇,从此,《读者》的“卷首语”逐步演化为一个知名的栏目。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卷首语》实际上是短文精品集,有些篇目虽是片断,但仍然不失完美地表述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条闪闪发光的哲理,一星划过夜空的亮迹。
这些短文,含蓄凝炼、肃洒自然,你可诵之,可歌之,可思之,可叹之。
这篇被选中
登上新一期《读者》
卷首语的文章
发表于年8月25日
《联谊报》
人文周刊·春秋版面
↓↓↓
话不多说
赶快一起再来
重温一下吧
↓↓↓
大幕拉开才是真的
张达明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幕拉开才是真的。”意思是说,不管分配在剧中饰演什么角色,不管在排练时怎样争啊吵啊,只有等大幕拉开才见分晓,得由台下观众说了算,上座率说了算。
于是之演了一辈子戏,饰演的还都是小人物,也从来没得过一个大奖。用人艺著名演员濮存昕的话说:“于是之先生没得过一个大奖,是没赶上,他演的角色虽然比我要少一半,但谁敢说他的表演不是最好的。他演过的那几个角色往那一杵,能让人记一辈子,一想起那个角色,马上就能想到是他。程疯子是他,王利发是他,《骆驼祥子》里的老马也是他,裹着一阵风雪就进来了,五分钟的戏演完了,利利落落就下场了。很多观众看完他演的这段后起身就走,他们掏钱买票来就是为了看于是之演的这一段。他真的是厉害,表演得漂亮极了。”
为什么于是之的表演如此受观众喜爱?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受过苦,见过拉洋车的为了几个小钱挥汗如雨,见过那些贫苦底层小人物为了一口饭苦苦挣扎。那些所见所闻让他刻骨铭心,也让他内心充满了同情。演员就是靠他自己的本色和角色融在一起,才显示出真功夫。
期待《联谊报》
越来越多的文章
从报纸走向卷面
走向更广的舞台
来源:联谊报
作者/制作:董思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