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说,「谢谢你们还记着我,送来的东西都收到了。」背后是「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的支持。音乐课学生嘴里的「听见了吗?」指的是公益项目「儿童素养教育计划」。而猴儿们的道谢虽然是「吱吱吱」,但寻找的是「诺亚方舟留住家园」计划的支持者。
这些欢歌、笑语、美好的变化,像是另一种感谢的注脚。一改受助者眼泪与悲惨故事背后的怜悯,有人感叹「这样的感谢虽然不是最伟大,但是最美好」。
报纸发表后,我们追溯了受助者们要寻找的身影,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终于找到你,你们就是要找的人。」有受助人感叹,特殊的谢意终有所着落。
文|屈天西
编辑|宋函
这像是上个世纪浪漫的找人方式。报纸毛楞发*,寻人口吻急切,「我想找到你」五个大字毫不遮掩,落在纸上孔武有力。《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等五大报纸一起发力,如此周折,总归令人疑惑,他们要找谁?
寻人者寥寥几笔勾出自己的故事,让人隐隐感到,他们想说的是「感谢」。打开报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