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通讯员/刘元
“我觉得荷花的配色和花瓣的形状可以再微调一下,营造出更加清透的感觉。”8月10日,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烹饪旅游学院专任教师李娜正与学生曾佳丽进行线上指导、交流。
日前,由李娜、蔡鲁峰、周婷三位教师带领的学生团队凭借“遗菓坊”项目,在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创业创新大赛湖南选拔赛中,从34所技工院校中脱颖而出,夺得全省一等奖并入选国赛集训队。
李娜在制作特色中式面点。受访者供图
舌尖上的“非遗”
晶莹剔透的水果、新鲜美味的蔬菜、鲜艳绽放的花朵……你能想到这些都是中式面点吗?在李娜、周婷和几位学生的手中,小小的面团仿佛有了“72变”的能力,变化成五花八门、造型各异的面点。
“我们叫它‘唐果子’,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每一组作品背后都有一个主题。”李娜告诉记者,自己对“非遗”文化非常感兴趣,为此曾特意外出拜师学艺,了解“非遗”面点的制作方法。以“荷塘月色”作品为例,在面点上辅以娇嫩的荷花、碧绿的荷叶等造型,再配以深浅不一的绿色为颜色,一组作品就将美丽的荷塘月色展现在观众眼前,真正做到既有品相,又有寓意。
“别看这一个小小的面点,它的工艺很复杂,需要七八道工序。”李娜说,首先要提取色素,为了做到食品安全,他们所用的色素全部从天然的植物中提取而出。然后是和面、炒制馅心,最后才到制作和雕琢造型环节。
“我们的馅料都是采用自研精准控温锅炒制,对于温度控制和原材料配比有严格要求,确保每锅出炉的馅料品质统一。”教师蔡鲁峰说,使用控温锅解决了以往手工炒制控温不准确,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利用紫鹊贡米、新化黄精、柴火腊肉、新化穇子、花生等原料制作多种口味的馅心,丰富“唐果子”的口味。
“为了让面点的保质期更长一些,我们在产品中特意加入了茶多酚,让它的保质期达到7到10天。”李娜介绍,他们同时还研发了木质表层覆有格拉辛纸的自研包装盒,可直接接触食品,结合无菌覆膜技术,保证产品安全卫生。
据了解,“遗菓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