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真的是个说烂了的词。说了那么多,实际上能做到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为什么呢?因为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囤积狂”。
“囤积狂”总是想方设法记住保留物品的初衷,让他们去决定扔掉一些物品时,内心是非常痛苦跟不安的。在不停添置新的物品的同时,旧的没用的东西还是舍不得扔,有些人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
其实,有些舍不得丢东西的人,在心理学上,是得了一种叫“强迫性囤积症”的病,俗称“囤积狂”。
那么,该如何帮助“囤积狂”慢慢接受并适应断舍离的收纳法呢?
一、搞清楚囤积症的动机
一般情况下,不愿意丢东西,分为三种动机:
1、不愿浪费
很多人不愿意丢掉东西,是因为总认为以后能用得上,如果丢掉会造成浪费;
2、怕失去重要信息
比如,有些人即使知道在图书馆或网上能找到相关信息,但还是无法丢掉过期的报纸;
3、跟物品有感情
大部分的人有怀旧情结,还是因为物品对自己有特殊意义,跟重要的人或事情有关。
二、控制添置新东西
既然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断舍离,那就先控制新添置的物品。比如,从源头上控制购买欲。说服他们不要有囤货的习惯,打折几乎每月都有,不必提前带回家占地方。
三、做好思想沟通
“囤积狂”囤积物品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足够耐心的去引导。而且,在沟通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去说服他们认可断舍离能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告诉他们,留下的物品没用“物尽其用”其实才是最大的浪费。
四、从简单物品入手
提前了解他们对断舍离的接受程度,开始尝试的时候,记得从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物品着手。比如从食物入手,将所有过期和临过期的物品整理出来,这些吃了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丢了他们也不会太难以接受,而且这些东西的存在与否影响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五、教会他们处理的方法
可以直接问他们有没有想处理但比较难处理的东西,从而教会他们如何去处理一些丢掉可惜但又不知道怎么办的物品。
比如,家里的一些旧的大件家具或电器,你可以教会他们从二手平台卖掉或者送人。让他们知道物品在他那没用,但能给别人带来用处。这样,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
对于一些有特殊情感的东西,建议他们留下其中一点或者直接清理掉。告诉他们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向前看,留恋过去不利于未来发展。
六、带动他们体验断舍离和收纳整理
当他们开始慢慢接受断舍离的时候,花时间陪他们从小地方开始整理,方便他们体验断舍离整理前后的变化,直观感受到断舍离带给自己的生活变化。慢慢地,他们也就学会如何灵活地处理家里的物品了。
其实,囤积症不仅限于喜欢囤各种物品,还表现在我们手机和电脑收藏夹里的各种文档,还有各种无关紧要的联系人。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什么都想要的话,很容易什么也得不到。
清理掉家里用不上的东西,可以换回舒适清爽的生活环境;清掉一些无用社交,能让情感世界更有温度;清掉一些心头杂念,能让自己轻装上阵地面对每一个当下。
所以,关于过去,该断舍离就断,保持愉悦的心态,去把握现在和未来。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