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严格的敬茶礼节,奇特的饮茶风俗。中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是中国汉族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
在生活中,有的人特别喜欢喝茶,但有的人却不爱喝茶。喝茶到底好不好呢?想必很多人都是比较好奇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经常喝茶和不爱喝茶,有啥区别呢?
饮茶对于健康有益处,但不喝茶的人与喜欢喝茶的人身体有何区别呢?中医院顾东风院士的一项研究做了对比。
此项研究,共分析10万居民按照有喝茶习惯(每周≥3次)和没有喝茶习惯(每周3次)分成了2类,共追踪7.3年。
结果发现,与不喜欢喝茶的人相比,喜欢饮茶的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20%,死亡风险降低15%。
相关研究发现,有喝茶习惯的人预期寿命更长,估计50岁的人如果有喝茶习惯,寿命延长1.26年。
但从这个研究结论来看,上了年纪就要忌茶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喝茶到底好不好,其实还是因人而异,当然与喝茶的习惯也有密切联系。
牢记:“2喝、3不喝”,更健康
2喝
喝淡茶
喝茶并没有什么害处,浓茶才是真正要少喝的,建议每天喝茶的茶叶控制在12克左右,并且分成3~4次进行冲饮,当然数值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核查情况适量增减。
当然浓茶是最不建议大家喝的,毕竟浓茶喝多了,很可能会导致咖啡因摄入超标,此时也会影响各器官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喝温茶
泡茶需要高水温,但喝茶则需要注意水温,因为人的食道黏膜是有耐受温度的,过烫的茶水更容易导致食管受到慢性热损伤。
长期损伤后会增大癌变风险,世卫组织也把65℃上的热饮列为了致癌物。茶水温度应介于56℃~60℃,对健康较为有利。
3不喝
午后、睡前不喝
中老年人上了年纪以后,睡眠时间本身就慢慢变少喝茶最好不要在午后喝睡觉前早饭后20分钟左右饮茶最好。
饭午后睡前喝茶则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使原本足够的休息时间变短,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而睡前喝茶更是会影响入睡。
隔夜不喝
喝茶讲究“新鲜”。现泡现饮最好,茶水放久,不仅保健成分减弱,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茶叶冲泡太久,茶汤还会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变质,喝了对身体有害无益。因此不要喝隔夜茶。
量多不喝
中老年人心脏功能比较差,如果饮茶量过大,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再加上茶中咖啡碱以及茶碱都是兴奋剂,会让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特别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多,可能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如果您不是特别爱喝茶,那么每日保证充足白开水摄入即可,不一定非要喝茶。
哪些人不适合喝茶呢?建议提前了解下!
1、身体虚弱之人不宜喝茶(特别是绿茶)。患有胃溃疡的病人,茶叶中的茶碱会影响胃酸分泌,影响溃疡愈合,从而加重病情。能不能喝茶,一定要视情况决定,不要盲目饮茶,否则很可能带来严重损伤。
2、便秘的人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能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同时有收敛作用,减缓肠管蠕动进而诱发便秘,长期便秘者饮茶需慎重。想要改善便秘问题还是应该保证充足,把开水摄入。
3、儿童和孕产妇不宜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可能影响身体对钙、铁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影响胎儿及儿童的生长发育。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喝茶过多会影响到孕妈妈和胎宝宝健康。
4、正在服药的人不宜饮茶。茶叶中鞣酸会与含多种金属离子或含生物碱的药物在胃中结合生成难以融化的化合物,服药后若饮茶过多,会影响药物吸收。尤其是很多喜欢用茶水冲服药物的人,更应该注意改掉这个习惯。
知识拓展——喝茶致癌是真的吗?
适量喝茶一般不会致癌。茶水中含有茶多酚、黄酮、花青素及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有抗氧化的作用。
健康人群适量喝茶有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脂肪消化。其次,适量喝茶还可以提神醒脑,缓解脑疲劳,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
但是如果胃溃疡的患者大量喝茶,会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癌的患病几率;如果经常喝热茶,会损伤食管黏膜,可增加食管癌发生几率;
其次,如果茶叶已经发生霉变,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用霉变的茶叶泡茶喝还会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
因此,建议健康人群平时适量饮茶,避免喝过烫的茶。如果茶叶已经发生变质,应该及时丢弃,避免再用来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