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一款茶的品质,通常从干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而构成茶叶的品质正是取决于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茶多酚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糖类、芬香物质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茶叶中这些主要化学成分。
茶叶中含水分75%,水溶性物质为30%-48%多酚类物质
多酚类物质是茶叶中水溶性色素的主要部分,是茶汤色泽的主体,也是干茶色泽的组成。它含量高、分布广、变化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显著。
通常好的茶叶干茶色泽是油嫩有光泽,汤色明亮无杂质。譬如闲晌红茶干茶紧直油嫩、峰苗秀丽完整;茶汤红艳明亮。
茶汤红艳油亮干茶紧直油嫩茶多酚包括儿茶素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我们在茶中品到的涩味,儿茶素提供的作用最为重要。
同时儿茶素具有广泛的保健和药理功效(如助消化、抗辐射、增强免疫能力)以及抗氧化特性,当中的抗氧化活性甚至比维他命E还高!因而女性多喝茶有助于美容养颜。
若是长时间对着手机、电脑,或是长期高强度工作,焦虑在脸上化作沧桑,不知觉老了好几岁。不如闲晌片刻,给自己倒杯茶,劳逸结合,大脑松弛有度,学习工作效率更高。
生物碱
茶叶中主要含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这三种生物碱,均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效,因此达到消除疲劳、提神的效果。
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高,同时咖啡碱对茶叶滋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茶汤中咖啡碱过多,则茶汤具有苦味。闲晌红茶中咖啡碱则刚刚好,没有明显的苦涩味,但也不失提神功效。
同时红茶茶汤中,咖啡碱可以与茶红素、茶黄素等形成络合物,产生“冷后浑”现象,冷后浑的形成能力与咖啡碱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红茶出现冷后浑,意味着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丰富,是茶叶品质良好的体现。
茶叶氨基酸
氨基酸对茶汤的滋味有着重要的影响,茶叶中的氨基酸味道大多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茶叶中的氨基酸主要有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20多种。
其中茶氨酸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约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其水溶物主要表现为鲜味、甜味,可以抑制茶汤的苦涩味。闲晌红茶曼妙的鲜活滋味在于它富含茶氨酸。
茶氨酸被称为“天然的镇静剂”,具有降压安神、改善睡眠、促进大脑功能等功效。
咖啡碱提神,茶氨酸安神,这两者相辅相成,让茶叶有提神的作用,但又不会过度兴奋。所以当我们在工作学习的时候不妨喝上一杯闲晌红茶,来帮助我们集中大脑注意力吧。
咖啡碱、茶氨酸、茶多酚三者关系密切氨基酸在茶叶加工中转化挥发性的醛或其他产物,形成了茶叶的香气,如谷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就具有花香。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氨基酸还会和茶多酚的氧化产物结合形成有色化合物,影响茶叶的外形和叶底的色泽。
闲响红茶叶底芳香物质
我们常说茶香可以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这得益于茶叶中可挥发的芳香物质。茶叶中芳香物质的来源,有的是新梢生育过程中在茶树体内合成的,但大部份是在制茶过程中,由其它物质转化而产生的。
比如,红茶萎凋、发酵过程的生化作用;绿茶杀青、烘炒的热化作用;乌龙茶做青过程的酶促氧化都是产生大量香气物质的重要来源。
红茶萎凋虽然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不多,但种类极其复杂;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大类,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余种。
红茶中的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香气化合物为主。丰富的茶内质使得闲晌红茶花香馥郁清雅,只要轻轻细嗅似花果、又似蜜糖的醇香就会幽幽地钻进鼻腔,令人愉悦。
糖类
茶树鲜叶中含多种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他糖类
单糖和双糖是构成茶叶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水溶性糖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能缓解茶汤中苦涩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带来的刺激性作用,这部分糖含量越高,茶叶滋味就越甘醇。
如果红茶中的可溶性糖较多,入口就会甜醇饱满且回甘,同时因为饱含氨基酸,所以会感到甜中带点轻微的酸,但也因此成就优质红茶的鲜爽口感。
茶叶中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等。多糖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值得一提的是,果胶的存在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手工揉捻成形,溶于水的果胶物质可增加茶汤滋味,是茶汤具有“味厚”感和茶汤浓稠度的主要物质;红茶当中丰富的果胶也体现在滋味浓醇的茶汤和紧直油嫩的干茶外形。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不仅决定着茶叶的质量,而且与饮茶的某些药理功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叶品质的形成与保健功效是多种成分的协调功效,并不只基于某一种成分的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只有多喝茶,多品茶,我们才能探索到茶叶世界的奥秘。
今天,你喝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