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高中的时候,物理一直特别好,就是那种上课的时候做其他事情,下课了还不怎么做题,但考试的时候老是全校第一名的学神级别。
老师给我的评价就是足够聪明,但是太爱玩。
我觉得这个评价很好,其实我当时不懂,“足够聪明”并不是很特别的优点,而“太爱玩”却是很严重的缺点。
当时,数学老师经常找我谈话,说我的成绩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做题少,眼高手低,必须抓紧时间改正。
化学老师是班主任,看着我每次考试只是刚及格的分数,似乎在内心认为我在化学学科不开窍,仅仅聊过几次后就再没有说过什么。
倒是生物老师比较着急,尤其是高二上学期,刚学生物的时候,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我现在依然记得她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你其他科都可以,唯一生物这么差,别的老师都说我水平太低。”
她说她的,我左耳进右耳出。
等到高二下学期学遗传的时候,我在期中考试直接考了个满分,这一下差点把生物老师激动坏了。
只是我知道,恰好是我对遗传那块的知识感兴趣而已,并不是因为老师的苦口婆心而改变。
到了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晚上和同学从学校的墙头上跳出去,到网吧通宵打游戏,第二天在课上睡觉。
成绩直线下降,唯一没有下滑的就是物理。
但是我无所谓,一是因为游戏太好玩了,二是因为早恋女友说不合适分手了。
当时对学习对考大学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只想着赶紧毕业算了,至于以后做什么,从来没有想过。
直到五月份的时候,我的思想才突然转变。
记得在五一节放假返校后,我兜里揣着一个月的生活费,兴奋地和同桌说晚上跳墙头去网吧通宵的事。
平时一拍即合的他,这一次竟然直接拒绝了,说是要好好学习,考个专科。
还特别认真地问我“你准备考哪所大学呀?”
当时我的一颗心猛然咯噔了一声,我本来想考中央财经大学的,但是那已经是好久好久以前的理想了,久到自己差点没有想起来。
我沉默着,想到同桌都有理想,而我却没有一点理想,心中特别难受。
又想起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于是暗自下了决心,要达本科线,要上大学,至于理想的学校中央财经大学,此刻已经不敢再想了。
有了决心,就分析自身情况。
物理不用担心,数学也不用担心,而语文拼音是短板,但也短时间不知道怎么补上去了,英语听力差,单词会写的少看过的多,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是强项,生物已经放弃了,唯一化学还有救。
自己尝试着去认真听化学老师的课,但是发现根本听不懂了,于是自己做题总结,也就是自学。
一个月后,高考了。
考场上感觉很不错,数学有两个选择像是自己做过的题,直接写了答案,英语完形填空是自己见过的一篇,理综物理化学做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都做完了,就是生物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也只能瞎写答案。
来到学校拿到了答案开始估分,感觉能考个分左右,虽然不知道这一年的本科线是多少,但是也觉得应该能到了二本线。
又过了半个月后,能够查分了,家长让我拨打一分钟三块的热线电话,总于知道了分。
在那一刻,心中突然有一种想去查卷子的冲动,因为分数与自己预估的分数差了三十多分。
后来静下心又一次对照答案。
发现语文之所以不及格只能因为作文连及格的分也没有,数学肯定是统计概率题步骤分扣的很多,自己知道,那道题就写了答案和画了个分布列的表。生物倒是很让人满意,虽然80分总分只得了21分,但和预估的一样。
等分数线下来,确实达到了二本线,不过与一本线差了三十多分。
自己心中有些失落当然也不服。
如果语文作文及格了,如果数学好好写步骤了,如果…
但是,没有那么多如果。
等九月份去了一所调配的大学后(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只能调配),站在大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学生,觉得他们双眼无神,觉得自己是凤落鸡群。
不满,对这所大学有着强烈的不满,于是变成了班里第一个逃课的学生,甚至有的老师只是听过我的名字从来没见过我的人。
网吧是比教室更多地记录了我四年大学生活的地方。
与舍友不和,就在外面租房子住。不去上课只想着自己要创业。出去打工,跑业务,在校园办报纸。
各种折腾终是失败。
有一位男同学一边修数学专业,一边修编程专业,当时我只觉得这种如此努力学习的人竟然和我一个不怎么努力学习的人考在了同一所大学,简直是废物。
大学毕业后,在招聘网上找工作,看到很多有名校背景要求的公司,心中暗自嘲笑,理由就是自己高考物理化学都是满分,那些名校毕业的又有多少是满分的?
没有名校这块敲门砖,那就自己创业。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却依旧一事无成,甚至连工作都不容易找到。
有时候心中不服,自己有十年工作经验,难道不如那些刚从名校毕业的菜鸟?
当静下心反省自己的时候,才发现,一直都是在做自欺欺人的事。
把物理化学高考满分当作了高看自己的资本,却不知过去的事就是过去,哪怕再自豪也不能当作眼前的成就。
而自己这么多年依旧一事无成,难道不是因为心态的原因?
想通这些,终于明白高考时为什么作文没有及格,因为思想不积极。
现在终于明白,当在高考时其实就已经选择了一条路。
没有进入好大学,注定要比别人更拼命才行,而如果进入大学还不知,那么就意味着浪费四年难得的深造机会,让本来不平坦的未来更加曲折,如果在工作后还没有醒悟,那么就意味着最后的失败。
所以,只想告诉现在的孩子们,考大学是在选圈子,进入大学是在提升自己的实力,步入工作,是在将自己早已经选择了的路顺利地走下去。
如果你在大学的时候就想着以后创业,那么在工作后就一直创业吧,忍受一次次失败的折磨,虽然成功率很小,但是只能和别人一样,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