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解密白茶鲜爽甜醇的秘密从工艺到内
TUhjnbcbe - 2024/10/5 16:28:00
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38669.html

01工艺解析——白茶口感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白茶的制作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部分组成。

但白茶的整个制作过程虽简单却复杂,即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大智若愚”。

首先,采摘。比如白毫银针,从芽头的采摘就要求不能有任何杂质,外形、嫩度、等也要均匀一致。如果采摘的时候,指甲抠到,茶芽根部会发红。

其次,萎凋。在摊晾过程中茶叶不能重叠,也不能翻伤。

如果失水慢了,茶芽就会变黑;如果失水快了,叶色又会变红。

再次,干燥。如果干燥快了,萎凋不足,会导致茶叶有青草气;萎凋过度,又会导致茶叶产生发酵气。

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需要制茶人丰富的经验、强大的耐心以及严格的古法传承。

简言之,茶青不够优秀、萎凋不到位、干燥有欠缺,会产生茶汤偏苦、偏粗涩、青气、茶汤单薄、水质粗糙、香不入水等问题。

所以,我们想喝到最原汁原味的白茶,需要层层把关,一个工艺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用心、专心”。

02从工艺到内含物解析——白茶口感的发展

通俗地说,茶氨酸就像我们炒菜时放的“味精”,滋味鲜爽,使人心情愉悦!

我们知道,从本质上说,白茶口感的变化是来自于茶叶内含物的变化。

(1)白茶的鲜味、甜味大多来自于氨基酸;

(2)白茶的爽口且有刺激性的感觉是来自于茶叶内多酚类的儿茶素。儿茶素氧化后会形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形成了茶叶鲜、辛辣、甜、醇以及茶汤的汤色。

(3)白茶的苦涩感是来自于茶多酚。

(4)白茶的甘甜味,主要来自于茶中的可溶性糖。

如果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决定了白茶口感的“先天性基因”,那么,“精细、专注的工艺控制”,就是白茶口感的“后天的精英教育”。简简单单地萎凋和干燥的过程,造成了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茶叶香气、鲜味、甜味和醇厚感。

我们知道白毫银针,白毫披覆、如银似雪。这白毫不仅能给茶汤带来了独特的“毫香”,其氨基酸含量更是极高,使得茶叶极其鲜、爽、甜、醇。

这里有个小窍门,分享给大家。

按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从等级上,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在同一产区内,高山茶>平地茶;不同季节,春季>秋季>夏季。

03白茶“鲜爽甜醇”之工艺的秘密

白茶制作工艺中没有“杀青”,使得活性酶得以长久的保存。

在酶催化作用下,使得儿茶素发生氧化,增加茶叶的醇厚度;

同时,使得蛋白质、淀粉在合理的环境下水解形成氨基酸、糖类物质,形成茶叶的鲜味、甘甜味,并奠定香气的基础。

与此同时,儿茶素与氨基酸氧化缩合,不但使茶汤看起来橙黄透亮,还给了白茶爽口的滋味;以及适量的茶红素增加茶叶的甜醇感。

在良好的萎凋过程中,糖类物质得心非常好的转化,糖类物质累积,奠定了茶叶甘甜的基础。

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燥的过程,使得茶叶的香气、滋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04为什么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经陈放转化后的老白茶,鲜爽度是会减弱的,口感也会更醇厚柔和。陈年的老白茶其药用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主要是来自于多酚类黄酮含量的急剧升高),这将在文章详细解说。

饮茶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习惯,贵在坚持,坚持就是最好的养生。而且,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饮茶所带来的功效,超过很多保健品,甚至不输给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密白茶鲜爽甜醇的秘密从工艺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