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旧报纸档案里的太平轮事件东方泰坦尼克长眠
TUhjnbcbe - 2024/10/1 16:15:00

-02-:5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严粒粒通讯员徐洁萌

太平轮。网络图

春节就要到了。如果在近日去电影院观影,或许会被一则有关“家乡味”的广告拨动心弦:荧幕上,台湾综艺教父王忠伟从一碗酱拌面,想到眷村老家的灶头烟火,因而牵出了两岸用户的思乡情结。

作为串起几代人记忆的情感联结,台湾与大陆之间承载的乡愁,至今仍然足以触动人心。尤其在这岁末的时刻。

时间倒回到年1月27日,农历小年夜。舟山嵊泗平静的洋面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沉船事故——“太平轮事件”。一船近千人因此长眠海底。这艘船满载的百姓,渴望着和平,期待团聚。谁想到,他们竟终以亡灵的身份,祭奠新年的到来。

在浙江省档案馆保存着一批当年的《东南日报》。泛黄的纸张上,无论是绝望的寻人启事,还是追根问底的事件报道,行行铅字承载了生命的沉重与渺小。

年2月12日的《东南日报》上有关张静梅的寻人启事。浙江省档案馆提供

逃离

在年2月12日的《东南日报》的第二版上,有一则耐人寻味的寻人启事。

“寻招,太平轮乘客张静梅。年三十六岁,杭州人,自太平轮失事后,至今情况不明。倘有仁人君子之其下落,请即通知或电告上海南京西路号东南日报社刘子润……”

刘子润是时任东南日报社经理,张静梅是他的妻子。

年1月上旬,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攻下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方。于是,蒋介石命陈诚着手准备“南迁”。《东南日报》也准备随之赴台。

太平轮启程当天,刘子润因为有事无法脱身,张静梅只好先带着孩子,与东南日报的一干人等,以及几大箱子共多吨的印刷机、白报纸、资料等等物什登船,等待日后与丈夫会和。

与李静梅一起登上太平轮的还有0多名乘客。但按照规定,太平轮实际座位只有个。

严重超载,是形势所迫。

太平轮是一艘经历二战,已经退休的二手旧船。年,民间航运需求严重不足。上海中联公司看准商机,以每年美元的价格租下了太平轮,承担起上海到台湾基隆的往返交通。

彼时上海的黄浦江十六铺码头,涌动着一股汹涌的迁徙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平轮意味着希望。

人们一窝蜂地去抢购船票。吃紧的船票每天一个价,到后来几乎每班一个价。买不到票的也会千方百计去搞到上船的黑票。到最后关口,人们各尽所能:有身份的人拿名片,认识船员的人托关系,另一些人则只能出高价,买到一个没有船票的位置。

在电影《太平轮》中,章子怡所扮演的人物,就是因为能买得起一张船票而卖身筹钱。

因为价格昂贵,能坐得上船的非富即贵。

张静梅坐的是头等舱。与她登船的,还有国民党高官、社会名流或工商巨子,有蒋经国留俄时的好友俞季虞、袁世凯之孙袁家艺、《时与潮》总编辑邓莲溪、号称“天才音乐家”的吴伯超、亚洲女首富龚如心之父龚云龙等等名流。

《太平轮》电影剧照。网络图

等待

太平轮原定的起航时间,是26日。可直到27日下午2点,太平轮却依旧靠在码头上毫无动静。

人们开始焦躁不安。甲板上开始站满了一探究竟的乘客。

“别再堆了,放不下了,放不下了!”远处传来卸货的工人高声喊叫。

太平轮一直在上货。据说,后来又临时追加了吨钢条,分别以吨和吨安放在舱底和船头。

在“太平轮事件”审理法院的开庭笔录中,有一段证人证词显示:“……那时只见船上甲板已与码头齐平,以前我上船时须由梯子上船,而此次竟举足即可踏上。”

据浙江省档案馆收藏的《东南日报》年2月1日《生还旅客历尽惊险》中报道,“太平轮原定于26日离凯上海的,可是结果延到了27日,先说上午就可以开,可是一方面为了装东西,另一方面是船员要求过了阴历年再开,怠工了几个小时……”

但是当时,已经少有人有精力去计较这些。在除夕团圆的日子里,船上的人却充满了对战争的焦虑,与去国怀乡的离愁。

27岁的东北人张汉(有资料称,张汉就是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在年1月,收到了组织上交给他的船票:太平轮,年1月27日,二等舱47号。开船前,他寄出了给留在大陆妻子的一封信:“淑贤,无论生男生女,你都要好好地把他养大成人……”

但船上的人,也并不都是愁容满面。离开,也意味着希望与团圆。

李浩民,是当时的上海富商。他知道在台湾桃园,他十岁的儿子,之后的世界著名“神探”李昌钰在院子里搭了一个“父来公园”,正在等他回家。

揭露当年沉船事故一书《太平轮一九四九》的作者张典婉,在收集材料时曾听人提及,船开离上海时,有些年轻人站在太平轮上,正喜悦地唱着“夜上海”,一边遥望着远去的上海滩,一边期待着对面台湾的四季如春。

年的上海黄浦江码头。网络图

起航

时间已经很晚了。下午6:18,太平轮终于开船离港。

按照当时的规定,黄浦江晚上6点到次日早上6点不准船只在海面行驶。

满得不能再满的太平轮,熄灭信号灯,不鸣笛,加大马力,抄小路,以最快速度前行。

此时,船上除了乘客,还装满了政府机关的报表文件、中央银行的几十箱卷宗、药铺的中药、商铺的账本与五金、东南报社的整套印刷器材和印报纸等等,累计载重有多吨,足足超载了多吨。

当天因为是中国农历的小年夜,“太平轮”上始终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生还者之一的太平轮厨师张顺来说,开船那天,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欢乐气氛中,几个船员也在喧闹声中喝酒,其中就有后来因为喝醉,没有开船的太平轮的大副。

这一晚,天气晴好,风平浪静。

夜逐渐深了,狂欢的人们也逐渐散去。张静梅带着养女,和大部分乘客一样,已经回到船舱睡觉。船也顺利航行至舟山群岛海域内的白节山附近。

此时,前往上海的建元轮也行驶到该区域。

建元轮是货船。与太平轮一样,它超载负重吨货物。同样因为赶时间,它抄小道,信号灯也极其微弱。

黑茫茫的海面上,隐匿着两艘船即将到来的厄运。

午夜11点45分。“碰!”一声巨响,两艘船呈“T”字形相撞了。太平轮船头一下子切入建元轮第二货舱。

两艘船上的乘客猛然惊醒。太平轮船头的乘客和船员,亲眼看见太平轮船头撞进了建元轮船腹。随后,太平轮缓缓的从建元轮船腹中抽出。

5分钟后,建元轮沉没。

太平轮上人声鼎沸。有人庆幸:“还好船大,我们没事!”有人惊呼:“快救建元的人!”

据记载,有艘盛京轮曾受到建元轮发出的求救信号。当他们询问太平轮是否需要求助时,受到的回答是:一切都好。

很快,被救上来的建元轮的船员甚至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又面临绝望之灾。

《东南日报》有关太平轮事件的报道。浙江省档案馆提供

沉没

几分钟后,有乘客发现,原先船上可以让人爬下去接近海面的登船梯,竟然渐渐地没入了海中。

大船沉没在即。

当时站在太平轮驾驶舱里的船长下令船身退后,修正方向全速往白节山灯塔方向抢滩。但海水涌进船舱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剧烈震荡使船上货物移位致使船身重心不稳,太平轮逐渐向右倾斜。

由于轮船管理相当混乱,事发之后,没有启动必要的事故救援措施。一位名叫周侣云的女生在生还后写给父母的信,也印证了这一点:“船上的人因为慌了,大家都挤在救生船上,船主毫不管事,结果救生船并未放下水,等到船已万分倾斜的时候,救生船还尚未放下水,绳子用刀也割不动。”

此时此刻,嵊泗县居民周文华也目睹太平轮上的一片慌乱:大约在晚上11点左右,正在白节山守灯塔的爷爷,听到海上传来呼救的声音,急忙命令人们去渔民家里找渔船。最后大家找到了三条渔船,但是他们商量之后,最终决定放弃救人。因为每条船最多只能装十人,除去船上的三个人,每条渔船最多只能装七个人。如果过去救人的话,这三条渔船也会沉。

周文华回忆,“当时白节山的村民都知道了,来灯塔看。我用望远镜能看到好多人在甲板上喊救命、拜菩萨,像蚂蚁一样跑来跑去。”

“碰!”又一声巨响。那是汹涌的海水冲入高温锅炉产生大气爆。船沉得更快了。

在那个小年夜的深夜,舟山群岛白节山海面犹如鬼域,哀嚎声四起。

有幸存者后来回忆说:“整个下沉的过程里头,就听得哗的一声,人全倒到海里去了,那些救生艇里的人也一下子倒到海里去了。我们和上头的以及下面的好多人都是沉下去的,非常快沉下去,根本不由得你想,什么想的过程都没有,很快就沉下去……掉进了冰冷的海里,沉到水里全身又冷又麻,我都不愿意、我很不希望再回忆起这一段,太惨了……”

张静梅与养女就这样滑入冰冷的海里,逐渐被无边的黑暗吞噬……

1月28日0点15分。太平轮沉入海底,海面归于平静。

海峡那头,台湾基隆港码头翘首以盼的接船人们,再也等不到与亲友相聚的团圆饭了。

据记载,太平轮上实际乘客超过千人,最后官方记录生还36人,另有一些未记录在案的生还者,则是被舟山当地渔民所救。

《东南日报》当年有关张静梅及其子女的讣告。浙江省档案馆提供

身后事

年2月1日,大年初四。

“《东南日报》,太平轮消息!”“《东南日报》,太平轮消息!”一大早,杭城的街头就响起报贩的一阵阵吆喝声。

人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东南日报》:“廿七日舟山洋面,发生撞轮惨剧。葬身海底者有五百余人,本报职员数人下落不明……”

由于过年,杭城3天无报。太平轮为什么沉没?死了多少人?救了多少人?种种消息是在3天后才传遍大街小巷的。

刘子润多希望妻子张静梅仍然活着。直到开头所提的,那一遍遍刊登的寻人启事,也石沉大海。

寻妻无望的刘子润,只好在《东南日报》连续10天刊登一则令无数人动容的讣告:

“室人张女士静梅于民国三十八年一月廿七日由沪乘太平轮赴台,是日下午十一时三刻驶至浙江舟山群岛白吉洋面,因轮船失事与小女梅子遭没顶之难。女士生于民国二年四月,得年三十有六岁,兹为追悼亡魂。谨詹于本月廿八日假上海西藏路宁波同乡会举行祭奠,并築衣冠冢于杭州西子湖畔,藉誌永念,叨在亲世友族,谊谨此讣,鼎惠恳辞,如承赐诔,请寄上海南京路、杭州众安桥本报收。闻,刘子润泣启,哀子新生、力行,女蟾子、梅子,泣血稽颡。”

《东南日报》上有关太平轮事件的消息仍然不时地在杭州读者面前出现:“太平轮沉没前后,搜索结果地点或在白节门,善后问题现尚未获得解决”(年2月4日)

“太平轮上旅客海空搜索均无发现,家属要求每名抚恤食米百石”(年2月5日)

“太平轮善后问题,在台家属呼吁解决,发表启事谓中联应负沉船责任”(年2月18日)

“台北地方法院开审太平轮案,管辖权问题尚待裁定,中联分公司经理图逃被截获”(年4月5日)

……

太平轮海难4天后,历时3个月的平津战役结束。

随着时局动荡,太平轮沉船案的审理和赔偿事宜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几十年后的今天,太平轮仍在嵊泗岛西南方向的白节山海域50多米深的海底静静地躺着。关于太平轮的故事,当然并未被人完全忘记。

年,由于右任题写的“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在台湾基隆港立起,从此,每年都会有人在这里祭奠。年5月25日,太平轮事件遇难者家属共30人,在舟山海域为太平轮遇难者举办了一场简朴而庄重的海祭活动。

然而,再多纪念无法改变的是:年,太平轮上意外而死被困在冰冷的海底的人,永远无法抵达任何温暖如春地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报纸档案里的太平轮事件东方泰坦尼克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