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26日,是《东莞时报》创刊13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东莞报业大厦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3月26日上午,《东莞时报·莞邑少年》读者见面会暨采风活动在东莞报业大厦隆重举行,来自东华小学、翰林实验学校、松山湖中心小学、南城阳光第四小学等多个学校的指导老师、校园通讯员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认识报纸,认识新闻
“你知道新闻是如何采写的吗?一张报纸是怎样诞生的呢”?当天上午9点半,一堂生动有趣、互动满满的新闻认知课正式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帷幕。东莞报业小记者资深导师吕俊蓉从“什么是新闻?如何采写新闻以及一张报纸是如何诞生的”等几方面绘声绘色地为到场的小读者们讲述了关于新闻的那些事。同学们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学习得十分认真。
互动环节,大家的积极性更是高涨,纷纷踊跃举手提问。“报纸新闻如何选材?”“采访对象不接受采访时怎么办?”……一个个专业的问题展现了同学们对新闻工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精神。吕老师更是耐心地一一解答。
学习抗疫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东莞时报·莞邑少年》编辑部还特邀了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国家二级摄影师、东莞日报资深摄影记者陈帆为小读者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中,陈老师以“我在抗疫的日子里”为主题,讲述了去年自己在抗疫一线坚守岗位,深入采访、记录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将去年抗疫的情景再次重现,也让在场的小通讯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万众一心齐抗疫的强大凝聚力。此外,陈老师还从专业角度,为同学们讲授了摄影的魅力。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利用刚刚所学知识化身“小记者”,活学活用,对陈老师开展了一个简短的小采访。“您当时现场采访的时候害怕吗?”“您在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问一答之间,小读者们对记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高的崇敬感。
活动的最后环节,《东莞时报·莞邑少年》编辑部还为今天到场的小读者、老师们分别颁发了校园通讯员和《莞邑少年》校园周报指导老师的聘书,希望他们继续和《莞邑少年》保持良好的互动,积极投稿,让这份校园周报越办越好!
不忘初心,助力东莞品质教育提升
据了解,本次活动正值《东莞时报》创刊13周年之际,舞勺之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今年1月7日,《东莞时报》成功转型为校园周报《东莞时报·莞邑少年》,该报刊由东莞市教育局指导,东莞日报社主办,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全市小学生办好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编辑部努力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贴近他们的心灵,当他们的知心姐姐,同时整合全市知名教师及各行业专家资源,结合几十年办报、办刊经验,为东莞小学生办一份孩子们爱读的、教育类、学习型、智慧型本土校园周报。
接下来,《东莞时报·莞邑少年》将继续和各个学校保持良好互动。在全市小学范围内,遴选一批优秀校园通讯员和优秀指导老师,并不定期举行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助力学校育人成才、助力东莞品质教育提升。
/声音/
今天我和学生参加了《东莞时报》创刊13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莞邑少年》师生联谊会。陈帆记者讲述他在抗疫一线的亲身经历,让我印象深刻。看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一线,我们被他们的精神勇气所感动。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使孩子有理想、有担当。
作为老师,非常感谢《莞邑少年》为孩子们提供这么好的展示平台。祝《莞邑少年》越办越好,让更多孩子受益!
——南城阳光第四小学老师谷奇峰
今天我能够来到报社参加活动感到非常高兴。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报纸的知识,也从陈帆叔叔身上体会到了记者的担当与不易。期待以后可以和更多的小伙伴再次投稿,参加更多有益的互动活动。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班雷淳然
周映蕾:在这次活动中,我了解了很多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课外知识,收获特别丰富。《莞邑少年》非常棒,希望有更多朋友能够读到这么好的刊物。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班周映蕾
文字:肖郅朋
摄影:赵浛锐
编辑:王宝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