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4月26日电(记者林洛)谷雨时节,顺着山间小路走进幕阜山深处,土胚建造的房屋被群山环绕,屋顶上烟囱飘散出阵阵烟雾,湖南平江特有的手工烟茶就在此熏制,房屋内燃烧的炭火带来缕缕烟香,茶鲜叶中多余的水分在炙烤中被去除。
每年清明、谷雨前后,平江本地山中野生大叶茶爆出翠绿柔软的嫩叶,三市镇淡江村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摘茶叶。78岁的老人钟细媛谷雨当天一早就背着竹篓进山,忙到下午才将采摘的10多斤鲜叶,送到山下湖南古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谷雨烟茶生产车间,换来多元茶叶收入。
新鲜采摘的茶叶在现代化厂房内经过山泉水洗去杂质、手工分拣、摊铺晾晒,铁锅杀青、人工揉制等十道工序,再经细火慢熏12个小时,最终成为乌褐尚亮、清香甘爽的谷雨烟茶,依托烟茶当地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茶叶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烟茶失传手艺重新得到重视
其实,近些年来平江烟茶的发展面临着农村老一代手艺人逝去,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烟茶制作手艺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如何将有数千年历史的烟茶传承下去,成为平江当地亟待破解的难题。
此时,在广东东莞经营工厂的平江人刘强与80后平江青年周科学等四人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回乡创业——进行传统古法手工制作烟茶,年在平江县三市镇淡江村,刘强、周科学跟着老手艺人学习,两年多的时间基本掌握了烟茶制作手艺。
“以前平江当地都是将采回来的茶叶中优质部分拿去做红茶、绿茶、碧螺春等上好茶叶,剩下的原材料才通过传统烟熏手工艺做成烟茶,这导致烟茶售价长期低廉。”第34代谷雨烟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科学介绍,擦亮烟茶品牌首先就对茶的原料进行提升。
为获取纯天然的茶叶,他们多次进入幕阜山中寻找制作平江烟茶的本土野生大叶老茶树,并将这些茶树移植和繁育。平江当地原本用来做绿茶、红茶等最优质的部分被用来做烟茶,彻底改变烟茶用料差的事实,并要求茶农采摘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的茶叶,这些原料有足够的茶多酚等物质,进行标准化管理后,保证茶叶的品质。
同时,他们把当地多位烟茶制作老手艺人集中起来,研究制茶工艺,将传统的十八道手工工序进行分解、完善,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总结出十道工序,特别是把鲜叶清洗、自然条件下闷黄、炭火熏烘作为平江烟茶特有工艺传承下来。
传统烟茶经过改头换面,并依托新打造的谷雨烟茶品牌,逐渐吸引越来越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