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988年,上海一下岗职工看报时找到财富
TUhjnbcbe - 2024/9/8 9:04:00

年,上海有一个叫杨怀定的人,在一年内,利用2万存款赚了多万,一跃成为举国闻名的大富豪。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万元户”都屈指可数。

有个一百万,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了。

所以,不少新闻媒体纷纷猜测,这个叫杨怀定的人,是不是有什么了不得的背景?

可出乎意料的是,杨怀定只是个普通的下岗职工。

当被记者问到是如何发现赚钱渠道时,杨怀定说,还要多谢空闲时看的那份报纸,让自己发现了财富密码。

那么,当年那份报纸上写了什么?杨怀定又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呢?

图1杨怀定

下岗工人杨怀定

年,杨怀定出生在上海一户普通家庭,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上海铁合金厂当了一名工人。

虽然已经离开了学校,但是杨怀定却没有放弃学习,在工作闲暇之余他始终坚持阅读。

他的阅读范围相当广泛,从文学作品到报纸再到比较专业的经济周刊,他都有涉猎。

工作上,由于他细致认真的性格,被领导调到了仓库担任管理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刮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当时,杨怀定的妻子也承包了家乡一家企业在上海的销售业务。

杨怀定就也利用起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妻子分担了一部分的销售业务。

图2

由于两人的勤奋,再加上杨怀定精明的头脑,他们的销售业务做得十分不错。

没几年的工夫,他们夫妻二人就积攒了两万多元。

如果一直这么顺风顺水下去,那么后来的“杨百万”或许就不会出现了。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杨怀定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相比于之前仅靠工资生活,获得了大量额外收入的杨怀定提高了自己的消费档次。

他没有再选择以前中低档的国产香烟,而是开始抽起了以前只能想想的高档外国香烟。

由于杨怀定平时在厂里的人缘十分不错,为人也大方豪爽。

图3

所以自己有了好东西都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但是他阔绰的举动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

大家都是领着一样的工资,为什么杨怀定就能有这么高的消费呢?

麻烦终于还是发生了。

一天晚上,工厂的仓库发生了盗窃案,损失了大量的财物。

由于当时条件十分有限,案件侦破起来十分困难,因此一时间很难找到盗窃者。

杨怀定作为仓库的管理员,平时又有着与工资不符的高消费。

监守自盗的怀疑,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由于被列为了怀疑对象,警方因此还多次找了他谈话询问。

这一系列的变故给杨怀定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图4

一周后,警方抓住了盗窃案的真凶,还了杨怀定一个清白。

但是经历了这一切,他也对厂里产生了无比失望的情绪。

杨怀定觉得自己平时工作上兢兢业业,细致认真,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疏忽。

但是盗窃案发生之后,自己却沦为被怀疑的对象。

这让他感觉到自己之前在工厂的付出被辜负了。

于是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的杨怀定,愤而辞去了别人眼中“铁饭碗”的职务。

从此下岗待业。

隐藏在报纸中的财富密码

在家待业的杨怀定依然坚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特别是有关国家经济政策的新闻更是格外注意。

图5

年4月21日,这一天对于杨怀定来说注定是改变命运的一天。

当天,就在杨怀定像往常一样安静地读着报纸的时候,突然一则新闻映入了他的眼帘。

这则新闻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的讲话: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

原来,从年国家恢复国债发行起,国库券就被规定不得自由买卖,相当于是“死钱”。

所以老百姓拿在手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用价值。

但是现如今放开了这个政策,国库券也将瞬间由“死钱”变成“活钱”。

心思活络的杨怀定,立刻就从这则消息中看到了赚钱的门道。

图6国库券

看到消息后还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杨怀定没有贸然行动。

而是来到一家金融研究所,向那里的工作人员打听具体情况。

当听到工作人员说买卖国库券是非法行为之后,杨怀定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但他依旧没有死心,他掏出《人民日报》,将自己看到的消息指给工作人员做最后的确认。

工作人员看到这则新闻后也愣住了。

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接收到有关部门下发的红头文件,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

通过几天的多方打听,杨怀定终于确定了这条消息的准确性。

并且还了解到了,除上海外的其他几个试点城市。

图7

终于确定好情况的杨怀定下定决心,要从自己在报纸中发现的商机里赚一笔。

但此时的他怎么也无法预料,这则消息将为他带来的财富居然是如此巨大。

一年赚一百万

迅速行动起来的杨怀定,把这些年靠销售赚来的两万块钱带到了交易所。

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了国库券交易之中。

他以元的价格买入了两万元的国库券,几天后国库券就涨到了元。

杨怀定计算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收益,发现居然达到了惊人的元。

这可是他以前几个月的工资啊!

但是生性谨慎的杨怀定,没有被这夸张的收益冲昏头脑。

图8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状况。

他觉得目前国库券交易才刚刚开始,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这次他打算见好就收,就当试试水了。

已经从国库券交易中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每天密切的观察着交易市场。

他发现增长的势头一直十分强劲,没有丝毫的放缓。

吃了定心丸的杨怀定彻底放开了手脚,一头扎进了国库券交易市场之中。

头脑精明的杨怀定,这时想起了此前自己查到的消息。

除了上海之外,还有其他几个试点城市也可以买卖国库券。

善于搜集信息的他,就想了解一下其他试点城市国库券交易的情况。

图9

而这几个城市之中合肥距离上海最近,他决定就从合肥开始查起。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上海图书馆,通过报纸查到了合肥当日国库券交易的价格。

开盘价是94元,收盘价是98元。

合肥的收盘价居然没有上海的开盘价高!

他脑袋里灵光一闪,突然想到自己如果能够在合肥买入国库券,然后再拿到上海来卖出。

这差价直接就翻番了。

发现异地国库券交易之中隐藏了如此巨大的财富之后,杨怀定再也坐不住了。

他和妻子认真商议了一番,仔细介绍了自己的发现,终于说服了妻子,两人决定加大投入。

图10

他们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居然凑齐了整整十万元的巨款。

虽然杨怀定对自己的发现有着十足的信心。

但是看着这样的一笔巨款,他的心里依旧开始抑制不住地打起鼓来。

但杨怀定是一个既然做好了决定就不会退缩的人。

最终,他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去往合肥的火车。

在合肥的国库券交易市场,杨怀定大手一挥,直接将自己带来的现金全部买入了国库券。

然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上海,将这些国库券又全部卖出。

最后的收益居然高达的元!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杨怀定在上海和合肥两地来回辗转了80多次。

图11

最终挣下了万元的财富。

达成了一个就算是在如今看起来都不可能做到的巨大成功。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股票在当时对于人们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

有过国库券交易成功经验的杨怀定,认为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开始了解学习股票方面的知识。

杨怀定有一句座右铭:谋定而后动。

在对股票市场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之后,他觉得可以出手了。

于是他果断地买入了股票,一出手就又赚到了一百多万。

并且在年的熊市到来之前,清空了手中的股票,没有被套牢。

但是股票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杨怀定在中石油的股票上迎来了人生中的滑铁卢。

图12

年他大量买入了中石油的股票。

但结果是股价一路狂跌,不到一年跌了近80%,杨怀定也因此而损失惨重。

没有人能永远成功,杨怀定也是如此。

但是杨怀定对此有很清楚的认识。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人不是神,要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涨跌,没有人能够永远成功。”

成为百万富豪路上的轶事和成就

杨怀定在做到这个了不起的壮举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惊险和有趣的故事。

同时,他也达成了多项全国第一的成就。

在一次坐夜车去合肥的火车上中,身体十分疲惫的杨怀定实在是支撑不住了,于是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他居然是被邻座的人给摇醒的。

图13

接下来邻座的一番话直接让他睡意全无,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别人告诉他,他的皮箱被一个小偷给提走了。

只有杨怀定自己知道,这个皮箱里装着一笔多么大的财富。

他连忙朝着别人指的方向追了出去。

终于在追了好几节车厢后,才把皮箱给追了回来。

经历了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事故,杨怀定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躲得过这次躲不过下次,不想办法解决早晚得出事。

他想到了雇佣私人保镖。

有一次他甚至来到了公安局,想找警察来护送他。

警察一看他身上携带了如此巨量的现金,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由此杨怀定成为了第一个由公安护送的个人。

图14

杨怀定在赚钱的同时,心中依然保持着法律的底线。

他想到自己挣了这么多的钱,是不是要给国家交税。

怀着这个想法他走进了上海税务局,咨询自己应当如何缴税的问题。

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听到他的问题后十分高兴,表扬了他积极纳税的思想。

并且告诉他,国库券交易是免税的。

杨怀定得到明确的答复后也彻底放下心来。

同时他的这个举动也获得了税务局领导的高度赞扬,为此还专门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表扬他。

杨怀定成了第一个主动到税务局申报交税的个人。

遵纪守法的意识一直潜藏在杨怀定的脑海之中。

图15朱镕基

他一直对自己这种国库券异地交易行为是否违法感到担心。

他又跑到律师事务所去请教律师,得到的答案是这种行为完全合法。

而且还有利于全国性国债市场的形成。

杨怀定又成了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

随着杨怀定赚的钱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后来,甚至连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都知道了他的故事。

朱镕基对杨怀定的故事连连称赞,亲切的称呼他为“杨百万”。

从此,“杨百万”的名声也传遍大江南北。

年,杨怀定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之一。

他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在了众多著名民营企业家的身影之中。

图16

而最让杨怀定感到自豪的是,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在年,被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邀请去做讲座。

后来,他更是被沈阳一所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

杨怀定成了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聘为大学教授的人。

传奇落幕

在经历了无数的起落沉浮之后,“杨百万”的传奇人生也迎来了落幕。

年6月13日,杨怀定因病去世,享年71岁。

或许有人会说,杨怀定的成功只是因为他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但是真的能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标签来概括一个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功的人吗?

图17

杨怀定的人生已经画上了句号。

或许每个人对他的一生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他身上所具有的那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1988年,上海一下岗职工看报时找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