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茶绿茶岩茶红茶,都是越嫩才越好
TUhjnbcbe - 2024/7/6 17:05: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茶叶分老茶与嫩叶,早春采摘以嫩叶为主,到了暮春夏初,茶叶已经长的多而宽,则是老叶。这里的老、嫩是相对的,并不是说老叶真的是多么粗老不堪。

在刻板印象中,有人认为茶叶一定是嫩叶好,而老叶子不好。众人对“嫩叶”、“芽头”趋之若鹜,而对老叶避之不及。

那么茶真的都是嫩叶为好,老叶为差么?今天,我们就对六大茶类中的白茶、绿茶、岩茶、红茶进行分析,看看是否成立。

白茶的老叶子,转化空间大

根据白茶的采摘时间与采摘标准,白茶被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以及寿眉三类。

白毫银针,是最早采摘的品类,是当之无愧的嫩芽。一旗一枪,芽头饱满肥厚,一小片鱼叶相伴,整体可看做单芽茶,颇具“高级感”。

作为白茶中最稀少的茶叶,白毫银针的风味特点是纯、净、雅、鲜,是需要有一定品饮经验的茶客才可以把握住的风味。

而寿眉,是春茶季中最后被采摘的品类,经过春天雨水、阳光的洗礼,一般茶叶较宽、茶梗较长,而茶芽瘦小,是“枯树叶”、“老叶子”的代表。

但是我们不能以貌取茶。春寿眉虽不是嫩芽、嫩叶,但是因为生长的周期长,有更多的时间积累养分,生成内质,使得春寿眉营养充沛,风味美妙,并且,在良好的仓储条件下,能够越陈越香。

老白茶,是福鼎白茶的尽头。没有人能够抵抗老茶,醇厚的茶汤,沉稳的茶香,让人沉醉其中。

不论是白毫银针还是寿眉,存老之后,都是极好的。不过,物以稀为贵,能够存成老茶的银针在少数,价格也较为昂贵。

而寿眉却不同,它的采摘期长,产量大,能够让我们边喝边存,享受岁月流转的风味。

白茶是绝对不能以嫩、老定好坏的茶类之一,鲜嫩的白毫银针固然臻稀,叶子较大,茶梗较长的寿眉,也同样十分珍贵,值得我们品鉴、收藏。

绿茶,未必全都是由嫩叶制成

在漫漫茶史中,绿茶一直被当作主流茶推崇。王孙贵胄们,为了凸显自己的显赫与高贵,在喝茶时,必然要对绿茶的产地、原料、工艺进行计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为了让上者满意,茶商们对于茶叶原料的选择,自然的偏向以嫩叶为优。因此,茶叶越采越早,越来越追求嫩度。

在“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人民对这种行为的悲叹。

细致来说,春季绿茶的采摘嫩度可分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

名优绿茶,通常采用单芽、一芽一叶初展;

高级绿茶,一般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大宗绿茶,往往采用一芽三四叶。

不同品级的绿茶,都有相对应的采摘标准,对原料的要求不同。不可否认的是越嫩的茶,产量越低,采摘成本越高,价格更贵。另外,还存在“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但并不代表绿茶越早采越好。太早采摘的绿茶,新芽都没有发育完整,营养物质积累的也不够,制作出来的茶只能是味淡、偏涩,且不耐泡,品质并不好。

武夷岩茶

有一定成熟度才够经典

武夷岩茶的采摘方式是开面采,因此不存在茶叶越嫩越好的说法。

开面采,通俗点的说法就是茶树在一年里发出新芽,当长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嫩芽中包含的叶片全都张开,此时,就是“开面”。

一般来说,茶叶太早采摘,就会使得茶叶内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过多,造成茶味苦涩。而如果茶叶太晚采摘,则会导致茶叶过老。

因此,采摘茶叶要顺应时节,按照茶叶的生长规律去采摘、制作。

武夷岩茶就是遵循规律制茶的典型,它不追求叶片的嫩度,而是等待茶叶逐渐的成熟,达到最好的状态,它的醚浸出物,一些芳香物质含量比较多的时候采摘。

这时的茶叶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制作出来的茶香高,滋味醇厚,奠定一个比较好的物质基础。

像是大家平时大家追捧的高丛水仙、老丛水仙,树龄高一些,生长周期长一些,叶片略老、略大一些,丛味更足,风味也就更加独特。

岩骨花香,香清甘活,必然需要用具有一定成熟度,叶片略大的茶叶制作,才能体现出绵柔劲道的韵致来。由此可见,在武夷岩茶中,也并非只有嫩叶才是好茶。

红茶,嫩芽和老叶风味不同

在红茶的国际标准中,有以比较嫩的茶叶为原料的正山小种、工夫红茶,也有以粗老红茶为原料制作的红碎茶。

其中,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它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而福建的工夫红茶也大多数以茶树的嫩梢为原料制作而成。

而红碎茶则是选用比较粗老的红茶大叶,先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工夫红茶,再将茶叶切碎,做成碎茶。

红碎茶虽然和一般的高端红茶与众不同,但却并不影响它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作为红茶,虽然不嫩,但也不容小觑。

明代屠隆就在自己的《茶笺》里写道:“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须谷雨前后,觅成叶带微绿而园且厚老为尚。”

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该开花还是该结果,都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一味的追求“早”,无异于拔苗助长,损害茶本身。

喝茶,切忌刻板印象,不要茶叶就是越嫩越好,不同的茶叶各有风味,都要仔细对待,细细品味。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baijiang)原创出品,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寻一款好茶,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儿,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茶绿茶岩茶红茶,都是越嫩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