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发展变迁,从植物芽叶、灌木茶树,延伸至种子叶根花,人们对于“茶”有了更深厚的见解和情感。
如今茶叶已经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种饮品,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不仅因为茶叶的口感好,味道浓郁,更是因为茶叶中含有特殊成分,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和10多种维生素等各种有效成分多达种,其中含有3%至5%的生物碱,生活中很多注重养生的人都有喝茶的习惯。
但近年来,关于“喝茶”与“癌症”的说法甚嚣尘上,茶究竟是天使还是魔*,这个争论从来没有停过。
先来看看喝茶的好处
提高机体抵抗力
茶多酚具有一定辅助收敛的作用,同时茶叶中所富含的鞣酸,可作用于致病菌的蛋白质,对于部分致病菌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因此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提高记忆力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成分都对大脑神经很有益,尤其是茶多酚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对于学生族和工作人士来说有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的作用。
明目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成分,比如能预防白内障的维生素C、维生素B2,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的维生素A等,对明目开窍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长期喝茶,究竟是“养生”还是“养癌”呢?试验告诉你真实答案
研究1:喝茶能抗癌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生物科学系王春雨教授团队认为喝绿茶能抗癌,并且把研究结果发布到了国际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
他认为茶叶富含多酚类化合物,能够阻断一些致癌物质在身体里面的合成比如亚硝酸胺,也能杀死一些癌细胞,另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类化合物质,能有效降低患大肠癌以及胃癌的几率。
研究2:喝茶会致癌
北京大学部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显示,喝茶与胃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人员针对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42.1%的男性、16.1%的女性几乎每天都有饮茶习惯。
结果发现,喝茶量较多的人群,罹患癌症风险也更高,这些喝茶的人群中有抽烟、喝酒等坏习惯的人群比例也更高,研究人员分析称,这可能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有关。
怎样看待这两个结论?
关于咖啡因是否致癌,是有争议的,一些研究甚至证明咖啡因摄入可减少癌症风险。不过,明确的是所喝的茶达到一定温度会诱发癌症,这和茶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温度。
真正有致癌风险的是这3种茶
1.喝烫茶——导致食道癌、口腔癌
经常喝热茶的人也会得食道癌,并不是因为茶的质量问题导致,而是喝茶时茶的温度所影响。
一旦茶水温度超过70度,发生食道癌的几率会增加8倍,喝茶时最适宜的温度是55-60度左右,如果尝了一下觉得太烫一定要马上吐出来,不要硬咽下去烫到食道。
2.隔夜茶——胃癌
茶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水温较高时,茶叶上的蛋白质便会腐烂,放置一晚后,又会有一种酶菌生成,同时在茶中残留大量的丹宁酸会变成具有刺激性的强烈氧化物,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炎症,时间长了还会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
3.浓茶——胃癌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有的人饮用后会产生呕吐感,还会刺激胃黏膜,产生胃溃疡,而常年胃溃疡的人患胃癌的几率会更高。
如何健康饮茶?
每日饮茶2~6克
虽然喝茶有很多好处,但是每天喝茶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量,不要喝得过多,一般来说,每天每次喝2-3克是比较适合的的饮量是比较适合的。
不能空腹喝茶
特别是发酵程度较低的茶比如绿茶、*茶等,因为发酵程度低的茶所保留的茶多酚等物质较多,空腹时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会和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除了对胃形成刺激外,还会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
不要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和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因此茶叶第一次有洗涤效果时,就应该丢弃。
喝茶虽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也要注意用法、用量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在科学的角度上饮茶才是最有益的,不要太过相信“谣言”,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