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世卫组织建议立即戒烟,二手烟伤害更大,法
TUhjnbcbe - 2023/11/8 17:25:00

世卫组织5月11日发表了基于目前研究的最新声明,声明表示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而且目前没有足够的信息证实烟草或尼古丁对于预防或治疗冠状病*病有任何关联。

全球每年有多万人死于烟草。其中多万人因直接使用烟草而死亡,约万不吸烟的人因接触二手烟雾而死亡。吸烟是许多呼吸道感染的已知危险因素,并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吸烟者吸入烟味到肺部里,然后会吐出来,基本有害物质经过体内的稀释已经含量很少了。但被动地吸二手烟是直接吸收进入了肺部,所以相对于直接吸烟者来说吸二手烟危害要远远大于直接吸烟的。

二手烟的危害:二手烟,是分布最广且有害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吸烟者所呼出的主流烟及燃从燃烧中的香烟头所释出的支流菸烟。

戒烟后20分钟内,增高的心率和血压就会下降。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降至正常。在2-12周内,循环系统出现改善,肺功能得以提高。1-9个月后,咳嗽和气短症状会有减轻。世卫组织强调在伦理方面得到认可的高质量系统研究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促进个人和公众健康,同时强调,鼓励使用未经证实的干预措施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在公共场所的禁烟规定:一是明确界定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并明确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二是宣传教育和戒烟服务。三是预防未成年人吸烟。其中规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规定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烟草危害的宣传,预防未成年人吸烟。

公共场所禁烟的目的在于减少抽烟的危害,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中,如果存在抽烟的情况,是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的,对于拒不改正的,还应当加重处罚标准,具体情况下应当由司法机关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和认定。

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重点立法项目,年10月底形成草案送审稿上报国务院。该条例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年11月24日,卫生计生委起草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明确,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此外,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

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倡社会公德,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实行“限定场所、单位负责、加强引导、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本市行*区域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一)医疗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和病房区;(二)托儿所、幼儿园;(三)中、小学校;(四)除前项以外的各类学校的教学场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智小结:

公共场所禁烟的目的在于减少抽烟的危害,想要真正的健康,只有戒烟和远离二手烟才是正解!劝阻不了别人不吸烟,不能离开吸烟的环境,又改变不了大的办公环境,剩下的办法就只有设法通风稀释降低二手烟的浓度和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口罩等净化局部小环境。我们平时应该这样做:家里有人抽烟后,需要马上打开窗户进行换气、马上擦拭座椅板凳和家具上面的残留、打扫卫生,减少室内三手烟的遗害、多吃水果素材补充维生素、多喝水,多排尿,多运动,多排汗、喝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能够有效抵抗二手烟带来的伤害,特别是尼古丁和焦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卫组织建议立即戒烟,二手烟伤害更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