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个习惯的人,三种食物尽量别碰,否则“脑梗”容易找上门!
脑梗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高发于45岁以后,但是近年来,大有年轻化的趋势,二十几岁就发生脑梗的例子也不少见。
其实脑梗的发生就是血管中的垃圾常年堆积,逐渐形成斑块,血栓,最后发生堵塞引起的。
研究发现,大多数的脑梗都与“吃,喝”脱不了关系。
有四个习惯的人,“脑梗”容易找上门:
第一个:不懂得控制体重
除了先天性的肥胖,和疾病引起的肥胖,大多数的肥胖都与饮食脱不了关系,人们常胖的人看起来有福气。
但其实肥胖者因为缺乏运动,饮食上的不节制,会导致血液中的垃圾和脂肪增多,最终会导致血液粘稠,血流减缓。
一旦形成血栓,堵塞于脑血管,就会发生脑梗,所以肥胖者建议一定要合理的减轻体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二个:喜欢喝饮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饮料也是层出不穷,很多人习惯性的用饮料代替水,不仅方便,口感也好。
但其实长时间的大量喝饮料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哈佛大学有专家研究发现:每天饮用1-2杯含糖饮料,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加26%,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会增加35%,中风的风险也会增加16%。
所以喜欢喝饮料的人建议慢慢改一下这个习惯,刻意的补充些白开水。
第三个:长期抽烟酗酒
有相关的调查显示,发生脑梗的患者其中一半以上都有常年抽烟酗酒的习惯。
吸烟:在吸烟的时候,人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含量明显上升,这种情况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酗酒:会造成血管内皮损害,增加发生动脉硬化的几率,并且还会刺激血管,导致斑块的破裂形成血栓,引发急性脑梗的发生。
第四个:长时间久坐
久坐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出现的状态,这与现代人的工作环境有关,但就久坐其实对血管的伤害很大。
长期久坐,会影响血液的流动,一旦血液循环减缓,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而且血流减慢还会导致血管壁上堆积脂肪酸,容易阻塞脑血管,甚至会导致脑梗的出现,很危险。
有四个习惯的人,三种食物尽量别碰,否则“脑梗”容易找上门!
1、含大量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反式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例如小面包,饼干,蛋糕等,很多老人把他们作为加餐食用,这是不利于血管健康的。
反式脂肪酸会加快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样的话就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血管垃圾沉积,形成血栓。
2、咸菜等高盐食物
为了增加口感,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层出不穷,但盐是我们每餐必须要放的调味品。
但临床医学研究称超过9%的心脑血管疾病导致人体死亡与高盐饮食有关,饮食中含盐量大增加冠心病、心脏病、脑中风等风险。
我国膳食宝塔推荐的每日摄入的盐不要超过6g。
3、含糖量高的食物
生活中很多食物含糖量都非常高,例如冰激凌等,这些食物在人体摄入以后,糖分就会转换成脂肪。
一旦过量的脂肪堆积于身体当中,就会出现三高等问题,其中也很有可能造成脂肪堆积挤压血管,造成了添堵的现象。
预防脑梗,养血管,记住三个饮食原则:
1、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等,长期补充,还可以降低血管,对于三高问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补充茶水类
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种成分。
对于养护血管而言,可以用绿茶,绿茶的儿茶素、类*酮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进而改善高血压。
儿茶素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
3、补充卵磷脂
来源:大豆和大豆一系列的衍生品
大豆之所以可以养护血管,是因为其富含卵磷脂,这种物质可有效清理血管的垃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对于三高和冠心病等问题均可起到预防的作用,常常补充,还可以预防血管硬化,防止脑梗的发生。
日常养血管,常做两个小动作:
1、转动脚踝
平躺于床上,下肢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度环绕,尽量保持动作幅度最大。
2、张口
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开一合,可以带动脸部的肌肉,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管的流动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