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这意味着,中央给我国的“油瓶子”指明了方向:向荒山、荒地、荒滩要油,向高产量的油料作物要油。
近些年,国家林草局对木本类油料作物产业扶持力度很大。“十四五”末,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将达到万亩,年我国茶油产量要达到万吨。与此同时,国家仍在积极寻找其他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油料作物,以之作为我国食用油安全的“稳定器”。我国种植了几千年的茶树,就是一个潜在、巨大、宝贵且可再生的木本油料作物资源。
年,我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万亩,其中30年以上老旧茶园面积万亩左右,占总面积的31%。茶叶籽是茶叶树的种子,含油量23.47%,传统茶园(灌木)每亩可收集-公斤茶叶籽(与油茶籽的亩产相当),出油率在9%-12%。可惜的是,长期以来,茶叶籽除少数用于有性繁殖作为种子外,其余均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
以浙江省为例,现有茶园万亩,每年可采摘的茶叶籽总量有40万吨,这是非常难得且现成的油料生物资源。仅这些弃之于荒野的的茶叶籽收集起来就可为茶农增收12亿元。精炼出的4万吨茶叶籽油产值可达36亿元以上(饼粕副产品开发收益尚未计算在内),每年可为地方*府实现1.5亿元以上的农业税收,是循环经济和农业带动工业发展的新型产业群。
茶叶籽与茶叶同根同源。用茶叶籽仁压榨精炼而成的食用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在82%以上,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尤其是含有独特的脂溶性茶多酚、茶叶生物碱和茶皂素,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功能。9年12月茶叶籽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浙江六季禾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特殊培育的高产籽茶树(“叶-籽”双收)已经实现了由灌木向乔木的改良,大幅度地提高了茶树的结籽率,最高亩产可达公斤(花生亩产的6倍,油茶籽亩产的12倍),出油率可到15%,相当于4亩油菜籽的食用油产能。这在当下所有油料作物中亩产出油量都是最高的。
茶叶籽作为茶树的精华所在,茶叶籽油和饼粕副产品均有较高的产业收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茶叶籽的深度开发,能够疏通现有茶园投入与产出间的“梗阻”问题,实现“叶-籽”双赢的多向发展。
通过茶叶籽“变废为宝”这一利好抓手,改造老旧茶园,能够有效地夯实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使茶农从原先单一的采茶收入变成种植、采茶、收籽、毛油加工的四重收入,带动一大批本地劳动力就业,让农民在产业链中全程获利,真正实现扶农、支农、助农的大实事、大好事。近日,浙江六季禾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田志强总经理受邀《三农优选会客厅》,与主持人*莉老师座谈茶叶籽油的综合开发对扶持“三农”的作用。
利用废弃的茶叶籽为原料加工生产更营养、更健康的食用油,不但能摆脱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还可适度减少低产草本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增加水稻种植,从而扩大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防火沟”的纵深。
在荒山、野坡栽植改良的茶树万亩,(三年后)每年可以提炼万吨食用茶叶籽油,这将超过我国现有草本油料作物一半种植面积的产油量。未来,茶叶籽油除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外,亦可出口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