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为人们的常态,但是在多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当时的人们获得消息都是通过报纸。
报业在我国古代就有,只是那时叫邸报,最早是在唐代出现。那时,地方*府在京城设立了一种叫邸的联络机构,里面有种官员,叫邸使,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做皇上和各个地方官员之间的联络工作,定期地把圣旨或者是诏书,或者是各个地方官员上奏的奏本等官方文书奏给皇帝,而且他们还要把朝廷里面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各省的驿道传达到各地方的官员手中。这个记录的文稿就叫做邸报。
邸报
年以后,西风东渐,现代意义上的报业在我国出现。
02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府对舆论的管制加强,一些报纸被查封。
但是,年清*府推行新*以后,报业在中国又兴起。《时务报》《苏报》《国民日日报》《俄事警闻》《时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等不断出现。
很难想象,慈禧也喜欢报纸,而且对一份报纸,喜爱有加,几乎是每天必看。
慈禧
这份报纸就是——《北京女报》。
北京女报
它是北京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妇女报纸,也是全国第一份妇女日报。
其创办人和主编人为张毓书(展云)(当时北京非常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社会名流、京华报界的代表)及其母张筠芗,创办于年8月20日(一说年9月21日)。其宗旨是开导妇女认清时局,激励爱国自强,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自立,提倡女子教育,反对缠足、迷信、旧式婚姻及不良风气。
其报馆的地址在北京前门外延寿寺羊肉胡同中间路北。
这份报纸是日报,三开纸一横张,双面印,每面分成3版,双面共6版,折成18开纸大小,近方形。
其特色是文字全用白话,且夹杂不少北京方言、土语。
其侧重报道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女子教育,反对缠足、迷信、旧式婚姻和不良风气;还介绍医学、生物、化学、气象等方面的知识。
其还雅俗共赏,连载关于妇女的章回小说。
北京女报
其内容丰富,还包括上谕、宫门抄、电报、奏折,还有演说、女界新闻、时事要闻、益智录等栏目。
其对妇女的态度除了同情外,也具有批判性,其认为中国女子普遍无才无学,因此,生活不能自立、人格不能独立。
在其看来,解决的根本方法是兴女学。其认为开女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男女平权。编者认为人权并非天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权,必须首先研究、培养、健全女性的人格。
这些思想当时可谓是很先进的,而且很有前瞻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纸对革命女性是比较客观的。
比如其对秋瑾的连续报道,其内容既有*府的公文,也登有民间的说法。
不过可惜,关于这份报纸什么时候停刊的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能找到的最晚的报纸的日期是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年1月15日)。
03
只是不知道慈禧(—年)喜欢这份报纸的哪个栏目,是猎奇还是喜欢妇女解放的内容,可能,慈禧看这份报纸时,在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