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欢喝绿茶岩茶红茶普洱茶的人,想喝 [复制链接]

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大雨一场,但愿能洗去尘世的一些污垢。

小雪过后,气温仍不像这个节气该有的样子。

今年的天气,特别反常。

前半年多雨潮湿,刺骨地冷;后半年久晴不雨,持久干旱。

这个秋天,在温度上来说,特别漫长。

院子里的桂花,依然香气扑鼻。

当然,反常的,也不仅仅只是天气。

在浮躁不安的时候,干脆关上手机,静心喝茶。

李麻花说,她在某红书上学会了一道美食——空气炸锅烤红薯。

于是,颇有兴致地把红薯铺在烤盘里,淋上水,调好时间和温度,送进机器里。

没过多久,便满屋子的红薯香,都不用吃,就被薯香抚慰了。

我夸赞她的手艺,比路边摊更完美,两个人一口气消灭了三个。

有雨的天气,吃上热乎乎的美食,是一种小确幸。

《2》

提到茶叶,大家总会想起由不同工艺带来的丰富风味。

不发酵有杀青的绿茶,鲜爽甘醇;

全发酵的红茶,甜润浓醇;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岩茶,岩骨花香,香清甘活;

陈化数年的熟普,顺滑绵柔……

而比起这些“老前辈”们,白茶作为后起之秀,在这几年达到了真正火爆的程度。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加入喝白茶的阵营中。

白茶这些年之所以能这么火,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成果。

白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是微发酵茶。

不经过杀青和揉捻,主要的加工工艺是萎凋和烘干。

所以,在白茶的身上,所保留下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厚。

特别是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再加上,如今很多人开始看重身体,与白茶天然的简朴工艺,十分契合。

故而,白茶逐渐在茶圈拥有了一席之地。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收获大众的喜爱,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喝白茶、懂白茶、精白茶,更是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村姑陈也发现,最近来了许多新茶友。

他们在其它圈子,都属于“老饕”级别。

当中,有的过去爱喝绿茶,有的则喝了大半辈子红茶,还有的偏爱岩茶、熟普等口味较浓郁的茶。

而面对了解甚少的白茶,通常很困扰。

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那么,以前喜欢喝绿茶/岩茶/红茶/熟普的茶友,想喝白茶时,该选什么品类呢?

村姑陈根据不同茶类的个性,再结合白茶的特点,为列位看官提供一些建议。

(一级白毫银针)

《3》

首先,原先喜欢喝绿茶的茶友,可以尝试新白茶。

大多数刚入门的新人,喝不懂新白茶。

因为它尚新,尚鲜,冲泡以后,满满的都是茶氨酸的味道,鲜香醇爽。

理论上来说,新白茶最能体现出白茶的风味特色,符合国标中的描述。

可是在一些茶友看来,成了反面教材。

尤其是从喝普洱茶过来的人,当尝到白茶里的鲜爽感,那种只有富含茶氨酸的高山茶才难得拥有的滋味时,会下意识地排斥。

在他们眼里,那便是普洱茶里的生青味。

而有青味的普洱茶,往往代表着杀青工艺不到位。

所以同样无法接受白茶里的青味(鲜爽味),觉得白茶也应该去除这种味道,否则便不是好白茶。

殊不知,人家白茶,压根就没杀青。

(一级白毫银针)

所谓的青味,准确来说,应该是青草香。

一股充满着植物叶绿素的,极鲜香的青草香,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时,太姥山上弥漫着的天然气息。

在刚刚制作完成的新白茶身上,格外明显。

随着陈化的时间,鲜嫩的青草香会逐渐减弱,沉淀成为干草香,更加的内敛。

当然,既然无法强行让别人认同,我们就求同存异吧。

而喝绿茶的朋友,是最容易接受新白茶的。

因为绿茶也讲究鲜,讲究嫩,他们便不会认为新白茶里的鲜爽味,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青味”。

反之,能很快地接受,甚至喜欢上新白茶鲜香的口感,以及清莹的毫香和花香。

即便是直接去喝“天花板”白毫银针,也能喝出真正的原汁原味,清鲜淳爽。

(准特级白牡丹小饼)

《4》

其次,原先喜欢喝岩茶、红茶的茶友,可以尝试白茶饼。

比起白茶,岩茶和红茶的滋味,无疑是更加浓郁的。

发酵程度高,意味着茶叶会产生更多样的工艺香,如焦糖香、果香等。

而白茶简朴的工艺,注定它只能以天然的植物香气为主。

比如毫香,类似于野芦苇、野蕨菜、狗尾巴草的气息,干净、清爽、新鲜,是被阳光晒过之后的青草荷尔蒙的气息。

再比如花香,白茶里的花香层次丰富,有玉兰花、缅因花、水石榕、晚香玉、七里香、柑橘花,等等等等,高雅纯净。

再再比如草药香,鸳鸯藤、箬竹叶、蒲公英、夏枯草、干荷叶等这些草药的香气。

还有荷叶香、粽叶香,都是白茶的典型香气。

(准特级白牡丹小饼)

以上的这些香气,主要体现在散茶身上。

如果是经历过压饼的白茶饼,整体风味会变得醇熟醇厚。

白茶压饼,是一个让部分细胞破壁的过程。

压饼时,细胞液会在蒸汽的高温催化下,大量涌出,附着在叶表上。

因此,这些物质拥有了充分的机会,提前参与白茶与氧分子的接触,转化出更多的新物质。

同时,还形成了散茶所不具备的浓郁醇厚感。

外界常提到的枣香,其实就是果香的一种,它只会出现在品质好的老寿眉饼当中。

结合岩茶与红茶的香气滋味特点,相信各位喜欢红茶、岩茶的茶友,也能很快喜欢上白茶饼的独特风味。

(白露茶)

《5》

最后,原先喜欢喝熟普的茶友,建议买老白茶。

白茶和熟普,是目前茶圈中公认的,能够越陈越香的品类。

虽然前者是微发酵,后者是重度发酵。

不过,作为老茶的两个代表,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白茶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会渐渐褪去原本青涩的状态,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降低。

并且,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逐年增加。

(白露茶)

故而,老白茶喝起来醇厚甘甜,几乎一点苦涩味都没有。

不仅如此,还拥有了能泡能煮的特质。

从这一点上来说,也和熟普有几分类似。

秋冬季节,老白茶和老熟普,是大家煮茶的首选。

加上今年“围炉煮茶”的话题格外火热,若是喝腻了熟普,换成老白茶,或许会收获新的惊喜。

煮过之后的老寿眉饼,枣香浓郁,汤感浓醇,别有一番风味。

(白露茶)

《6》

绿茶,是属于春天的一抹清新俏丽。

红茶,是冬季里常驻嘉宾,甜美温柔。

岩茶,岩骨花香,令人沉醉。

白茶,鲜香醇爽,香清甘活。

它们各有各的美好,不雷同,也不冲突。

这世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风格迥异的六大茶类,才让喝茶的人感到乐趣无穷。

否则,千篇一律,再美味,都觉得腻烦。

所以,我们欢迎各路朋友,都来加入喝白茶的队伍。

新茶的新茶的鲜,老茶有老茶的风骨,散茶、饼茶、春茶、秋茶,各具特色。

只要好茶相伴,就有了光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