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年前这些都是我们的记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授权自朝文社(ailishi)

01

年1月1日,第一批欧元正式进入在欧洲12国流通。

欧元从此从一种“记账单位”变成“欧元区”的法定货币,

“马克”“法郎”等我们熟悉的货币名称成为了历史。

这之后的20年里,这种“年轻”的货币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一度让欧洲人喊出了“不惜一切代价救欧元”的口号,“欧元区”成员国由12个发展到19个。

到年,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突破百分之二十,欧元占国际支付货币的份额接近百分之三十八。

不管欧元未来的走向如何,它的诞生,确实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史上的重磅大事。

02

年2月16日(大年初五)。

在盐湖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决赛里,中国选手大杨扬(左)勇夺冠*,在年春节“破五”的日子里,为中国冬奥会实现了零的突破。

比赛结束后,她与获得铜牌的队友王春露高举五星红旗致意的一幕,不知点燃了电视机前多少观众的沸腾热情。

20年后的2月,中国已是冬奥会的东道主,并将为全世界奉上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03

年,诺基亚手机海报图

对于今天的“95后”“00后”来说,“诺基亚”已是个分外陌生的品牌。

用没用过“诺基亚”更是个“暴露年龄”的事儿。

但这款手机的重磅地位,还是无可替代——中国手机市场上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

04

在摄像头很稀罕的年,年轻人玩手机的一大乐趣,就是发短信。

各种“有才”的短信段子,常年互联网上满天飞。

甚至随便整理几条短信段子结集成册,就能快速出书上市。像这种“疯狂手机短信”主题的图书,年时大小书店书摊上随手一翻就一大堆,不留神还能进个畅销榜。

从年春节起,中国进入“短信大爆炸”的时代。

这年春节七天假期里,仅中国移动的用户,就发送了八亿条短信。

要知道,在距此并不远的年,中国全年的短信发送量也就十亿条。

编写分享转发趣味短信,从此成了年轻人生活一部分,甚至是寻求“脱单”的不二大招。

不知那年有多少最终组成家庭的男男女女,是从一条短信开始相识的。

不过,比起“满满都是情怀”的“老短信”来,年1月8日的另一件大事,更与中国成千上万手机用户息息相关:

就是这一天,中国联通正式举行了CDMA网络运营开通仪式,3个月后试运营结束,CDMA开始正式运营,此时CDMA的用户数量就已突破80万。

中国手机的“2G时代”进入了新阶段。

也同样是在年,中国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从年的百分之二猛涨到百分之三十,虽然其中的一些品牌已踪迹难寻,但年,确实是中国手机“反攻洋品牌”的起点。

05

年3月4日,抵达中国大连港的瓦良格号。

这艘前苏联的退役航母,历经了长达天的艰难行程,最终于年3月4日落户中国大连港。

在年,它落户中国的名义是“澳门一家公司作为娱乐项目购进”。

很少有中国人知道这艘船经历了什么,更很少有人知道,这艘船底满是寄生物,整体成了空壳的废弃航母,会对未来中国国防意味着什么?

中国媒体当时对这艘船的报道极少,一本兵器杂志上以《生不逢时的瓦良格号》为题描述了它的到来。

而今天,“生不逢时”的废弃航母早已浴火重生,并有了一个响彻东亚海洋的新名字:辽宁舰!

这位在年尾主动写下忏悔信的“黑哨”,于年被司法机关逮捕,最终在年病故于狱中。

而在这场风波里逍遥法外的涉事者们,将来几年后另一场巨大的“反*扫黑”风暴里相继落网。

20年已过,中国足球的“黑哨”扫了不少,但“昏哨”却依旧横行,“中国足球裁判”这几个字,依然是中国足球不争气的代名词。

06

年,一本名为《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轻松火遍了中国图书市场。

“谁动了我的奶酪”更成了年全年几乎被说滥的流行语。

其实,当它的版权刚引进中国时,“转了四五家出版社大家都没看上”,好些资深编辑甚至不明白,这本翻译后只有四五万字“太薄”的书究竟在讲什么,甚至连定价都成了难题。

年9月上市后,奇迹却迅速诞生了:

从年9月到年12月,这本“小薄书”前后九次加印,销售万册。

还衍生出诸如《我能动谁的奶酪》《谁也动不了我的奶酪》等跟风产品。

许多国企还专门团购,高管人手一册,也正是从这本书开始,“商业书”成了中国出版的一个新门类。

07

年夏天,离日前在靖国神社前留影的冯锦华,他背后就是那只被他喷漆的石狮。

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各国反对,悍然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第二天,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冯锦华带着9瓶油漆来到靖国神社,在门口的石狮上喷上了日文“该死”两字,是为“冯锦华事件”。

事后的冯锦华,在东京地方法院法庭上拒绝认罪,并宣读了振聋发聩的抗辩书:

“我喷涂的油漆已经洗落,但神社内那些无处不在的对中国的侮辱今后还会长期存在下去吧”。

东京地方法院最终以“损害器物罪”判处冯锦华“有期徒刑十个月,缓期三年”。

年6月底,冯锦华返回祖国。

已是新闻人物的他,也对媒体袒露心声:他并不反日、仇日,而是对日本*要参拜靖国神社,表达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抗议。

08

年夏天,这则见诸于国内大小报纸的简讯,引起了成千上万年轻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