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发明一个汉字,却被民国女性骂三年,如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927619.html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远古时期并没有文字,人们要记录事情都是选择以结绳的方式来记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了。仓颉是皇帝的史官,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他通过不断的跋山涉水去观察天上的星辰,终于有所感悟,最终发明了汉字来取代原来的结绳记事。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构成了人们交流的基础。事实上最开始的汉字体系非常小,如今我们所能用到的汉字是千百年来先辈们不断完善的结果,而在这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发明汉字的人有很多。他发明一个汉字,却被民国女性骂三年,如今却每个人都在用。

汉字是文化的一种承载物,它的存在对于记录历史以及人们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那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中,文字都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最开始中国的汉字非常复杂,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是经过无数人的总结简化而来的,这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书写以及记录,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人都为汉字的发明做出了贡献,其中就有刘半农。

刘半农出生于一八九一年的江苏江阴,从小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太好,但这并不影响父母重视对他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结合自身的天赋,刘半农在学校中一直保持着十分优秀的成绩。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到自己曾经的学校担任教师,负责给学生答疑解惑。正值辛亥革命,刘半农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也有一颗爱国的心,他想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半农毅然投笔从戎,参*救国,但是*队混乱的管理制度与自己之前所想象得相距甚远。刘半农深知这种情况靠他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的,他再次选择做一些文学方面的工作。当时的社会是旧的,但刘半农的思想却是新的,他并没有被封建思想影响,这与他曾经在英国的伦敦大学深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刘半农希望为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他来到了北京大学。刘半农时而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一次他竟然想编辑一部骂人的文章。为此他还在报纸上向众人征求线索,这个线索就是人们骂人的语言。语言学家赵元任看到了这份报纸,连夜赶到刘半农的住所,用各种不同地方的方言痛骂刘半农。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又有很多人来到刘半农的家中骂他。刘半农对此不仅不难过,反而还非常开心,他认为自己在这些痛骂之中收获颇丰。刘半农拟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让汉字拉丁化,一度成为民国的标准。刘半农对于新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很大,但也是因为一个字被中国的女性讨厌,这个字就是“她”。

民国之前的拼音中只有“他”,没有“她”和“它”。曾经在英国留学的刘半农意识到英语中有着不同的指代单词,汉字也能一样。刘半龙为书写沟通的方便,将“她”创造了出来。他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为人们书信交流的时候更加方便,但是他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并不被人所接受。

当时的社会环境虽然引进了新思想,但并不像后来这样开放。很多女性倡导关于男女平等的事情,这个“她”字让这些女性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她们更是因此辱骂刘半农。这件事情让刘半农三年的时间都没有轻易出门,他被人骂得害怕了。即使外面的骂声并没有消停,刘半农也没有想过要将这个字删掉。

刘半农创造这个字只是想在日后给人们带来极大地书写便利,他在一些刊物上对此作出过解释,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它的意思,而不是偏激地认为他有其它的意思。无论刘半农当时被骂得多么惨,这个字最终还是被纳入了中文的通用词汇。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女性会对“她”这个字提出任何的异。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词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也让人感受到它的方便。流逝的岁月证明了刘半农曾经的想法是正确的,百年后证实他的付出是值得的。刘半农先生的坚持让“她”在今天仍然存在,他的行为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贡献。

资料来源:

《过零丁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