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谈精酿啤酒中的IPA和双倍IPA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651550.html

近期和不少朋友聊起精酿啤酒,正好聊到了日常喝的IPA、双倍IPA(doubleIPA)以及三倍IPA(tripleIPA)甚至是四倍IPA(quadrupleIPA)的不同感受。也就问起了这几个之间的区别。不懂装懂的我就按照字面的双倍、三倍、四倍的酒花用量来解释,然而,过了一会有大佬悄悄地传给我一份美国啤酒品酒师资格认证协会(BJCP)版《世界啤酒分类指南》,看完脸红一阵白一阵,让你没事装x,piapia了吧。

恰好晚上没啥别的事,就读了一些,顺便google了一下英文的释义。现在就将晚上现学的现卖一下,如有不对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关于啤酒的风格

啤酒风格是一个最贴近某类啤酒的概括名词。啤酒风格通常是先定义了一款啤酒的基调,然后再根据特性和产地等细分具体的大类与子类。另外,这些啤酒风格的描述名词在世界各地(甚至邻近地区)的名称可能不一样。

然而,由于各式精酿啤酒呈现的各种风味相似却又不尽相同,因此,啤酒风格也只能是作为一个品评和欣赏的指导,而不是规范。

2.为什么IPA(IndianPaleAle)不是印度酿造的,却非要起名叫印度淡色艾尔?

这也是我初入精酿坑时常问的一个问题,常常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其实原因很简单,IPA本质上是为了运往印度而出现的一种啤酒风格。

IPA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起源是指在十八世纪后期和十九世纪早期,为了满足驻印英殖民者的需求,专门从英国运输到印度的淡色艾尔啤酒。印度不产大麦和啤酒花,而且气温很高,不适合酿酒只能进口。而海上运输要穿过两次赤道,历时数月极易变质,所以它们采取了加入大量啤酒花的方式提升保质期(啤酒花有防腐功能)。没想到的是,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反而造就了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啤酒风格之一,于是IPA这个叫法也就沿用了下来。

更有趣的是,据说当时英国人并没有用印度淡色艾尔(IndiaPaleAle)来命名,而是这种酒又从印度转运到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当地的报纸登的广告,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意思是来自印度的淡色艾尔啤酒。

3.IPA的基本风格

IPA通常看上去为金色或者琥珀色,倒入杯中泡沫持久。IPA的酒体颜色一般比较清澈,有时候也会因为干投酒花而略显浑浊。由于酒花使用量增加,IPA会伴随着酒花的苦味,由单一麦芽支撑后,口感显得相对平衡。闻起来的香味一般为柑橘、青草和泥土香混合。有些也会呈现出水果风味或者轻微的饼干香、烤面包味和焦糖味。

IPA由于苦度相对突出,通常适合搭配辛辣一些的食物。建议的最佳饮用温度在7-10℃。

4.什么是双倍IPA(DIPA)?

双倍IPA(DIPA)通常认为是美国精酿啤酒酿酒师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满足酒花爱好者们对浓烈酒花味道的追求,超越极限开发出来的风格。国外啤酒界一般认为双倍IPA与帝国IPA是同一种风格,只是在北美地区叫双倍IPA,而在欧洲地区叫帝国IPA。他们认为,DoubleIPA的叫法也来源于ImperialIPA缩写之后IIPA,所以被叫做DoubleIPA,而不是我文章开头随便想象的使用双倍酒花而带来的名称上的变化。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可以接受的。

通常来说,双倍IPA酒花味道浓郁而复杂,有典型的美式或新世界酒花的特点(比如柑橘香,花香,松木香,树脂香,辛辣气息,热带水果香,核果香,莓类水果香,瓜类水果香等等)。双倍IPA比IPA酒精度也更高一些,口感更加厚实,酒花苦味也会更突出。麦芽味道则不那么突出,会有一些土司或烤面包味道。双倍IPA收口更干一些,喝完之后,苦味会留在舌尖,但时间不应过长。

由于双倍IPA强烈复杂的酒花风味,通常不推荐与食物搭配而应独饮品啜。如果非要搭配,应选择油腻和高盐的食物,如猪肉香肠、熏肉或者是咸焦糖味的冰淇淋。由于酒精度高,建议选用小一点的杯子,因为你会忍不住大口享用,而不是小口啜饮。最佳适饮温度英文原文的没找到,然后网络就断了一会,而中文版本众说纷纭,也基本在7-12℃左右。

好了,晚上这一篇真的是突如其来的想法,说得也许不对,请各位大佬批评指正。没事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吧,打个赏我也不反对,哈哈哈。

PS:至于tripleIPA和quadrupleIPA,我还没喝过,等我试喝了有空再来写写。一切都是辣么perfect,撒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