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前夕,成都晚报注销了,不仅仅停刊,编制都撤销了。这意味着,这家报纸彻底死亡了。
用死亡这样的词,或许有些扎人眼,尤其是在记者节这样的日子。但现实早就逼得我们无法心存幻想了,那些自称媒体而无半点媒体精神的报纸杂志的死亡,并不值得哀悼。
几年前,受邀去河北大学新闻学院讲课,PPT标题的前半句就是“报纸可死”。事实上,更早一些,我就开始公开说“报纸可死”了。我从来不因为自己当时还在报纸工作就觉得报纸不该死不会死,反倒是觉得有好些报纸早就该死了。
传统媒体的衰败,让有些人灰头土脸,但他们并没有弄清楚因何而败。他们只知道是新媒体打败了自己,可是,新媒体是什么、在做什么?
在报纸辉煌的年代,东方早报并不是一张太有影响力的报纸。东方早报停刊,原班人马去做了澎湃新闻,如今澎湃新闻风生水起,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停掉了纸质刊物然后改了一个名字并转战到了网上?如果澎湃新闻继续以过去东方早报的生产质量生产,那也活不成现在的样子。显然,他们是靠生产更有锐度的新闻活下来的。
那些活不下去的报纸,没有一家是长期坚持生产优质的锐度新闻的,多半是打着报纸的旗号在搞经营。他们垂死挣扎,拼命想赚钱而放弃新闻,反倒越发赚不到钱,死得更快。
他们没有搞明白,没有了原创新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市场也不会选择合作。靠消费过去做新闻残存的一点影响力,靠出卖过去积攒的一点公信力,路当然只会越走越窄,最终走向绝路。市场,是最敏感的。
直到现在,还有些人以为把报纸上的那些无人问津、面目可憎的东西搬到网上就叫转型,结果转型转型,越转越不行。死掉的报纸不少,一出生就半死不活的所谓新媒体也不少。
报纸可以死,不做新闻的报纸也该死。新闻,是报纸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有些总编忘了这些,终于把自己搞成了末代总编。
若不信,大家扳着手指头数一数目前还有几家能蹦跶几下的媒体,再仔细分析分析他们是靠什么蹦哒的。呵呵,如果眼还没瞎心还没死,应该很容易看出这些媒体都还在力所能及做新闻,虽然他们也有很多不去触碰的领域。有一家媒体是完全放弃了新闻还在市场上蹦哒得很欢快的吗?没有,真的没有。
报纸不做新闻,就不该存在。报纸是传播新闻的平台,不传播新闻当然就应该死掉。报纸失去了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也就失去了盈利的能力。一张报纸满心只想着赚钱,那也就意味着不久就会失去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也就失去了赚钱的能力,离死也就不远了。
所以,半死不活的媒体不管怎么换社长总编辑整柜台,不管新社长、新总编辑怎么使劲说说自己在搞什么融媒体改革,只要生产不出有影响力的新闻,都是忽悠,最终的结果都是钱快烧完了事基本也快熄火了,他们也快熬到年限可以换位置了。
所以,不管管理者怎么调兵遣将,只要不允许放开手脚做新闻,掌管的媒体都不会太有活力。
这几年,也有新闻做得不怎么样但自称经营形势逆转的,呵呵,看看他们赚的钱是哪里来的就明白其中的问题了。能从市场赚到钱,才是真的赚到了钱。
在河北大学讲座的课件标题后半句是,“新闻不死”。
褚朝新
年11月8日
今日转发褚朝新的文章,同时推荐一下他的新书,长按下图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他的微店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