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68年,19岁女知青叛逃苏联当特工, [复制链接]

1#

年8月5日晚上,19岁的女知青傅索安连夜叛逃到了苏联。随后,她加入了苏联的情报机构克格勃,当上了一名女特工。但是,没过几年之后,医院的病房里选择了割腕自尽,并且用血在墙上留下了一个“悔”字。

那么,傅索安是何许人也呢?傅索安为什么要叛逃到苏联呢?傅索安叛逃到苏联之后,又有着哪些经历呢?最后,傅索安为什么又选择了割腕自尽呢?

这期文章就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傅索安事件。

傅索安,年6月5日,出生在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英语翻译。傅索安的家庭条件还是挺富裕的,所以,她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优越的教育条件。相对来说,她比普通人更有自信、更外向,在平时生活当中,傅索安还非常的喜欢出风头。

傅索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姑娘,好像非常的单纯,但其实,傅索安却非常的有心计。从初中到高中,傅索安出尽了风头,到处的惹是生非,但几乎每次惹完事之后,她都会用小聪明蒙混过关的。

年,社会背景发生了变化,此时的傅索安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号召力的高一学生。这一年的8月11日,傅索安坐上火车去了北京,成为了伟人首次接见的红卫兵中的一员,这也极大地满足了她的表现欲。

红卫兵们

从北京回到老家后,傅索安组织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战斗队,她在队里担任队长。

有一天,傅索安带着一群人来到了她的邻居家里,想要让这个会刻章的邻居,给她私刻一枚印章,但是这位邻居直接拒绝了她,因为私刻印章这件事可是违法的,这个邻居不敢刻。

让人没想到的是,傅索安随即就甩了这个邻居一巴掌,更让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巴掌,直接把这个邻居给打休克了。事情发生之后,傅索安一看情况不妙,立即带人跑了,幸运的是,这个邻居并没有什么大碍。

随后,这名邻居便报了警,公安部门在了解完情况之后,便开始抓捕傅索安。

傅索安为了逃避追查,立马和几个同伙,逃到了内蒙古与黑龙江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叫奇玛村,位于中国的边界,距离中苏两国的界河额尔古纳河不到20公里。

到了奇玛村之后,虽然傅索安是一个外来人,但是她还是比较会搞关系的,在奇玛村的日子里,傅索安经常积极地参加社会生产,认真的进行社会调查,再加上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很快便和这个村子里的人打成了一片,混的非常熟。

而且她还在村里认了一个干娘,就这样,傅索安在村子里慢慢地聚集了一定的影响力,和村民们的关系也都非常好,她把奇玛村当成了自己的家。

但是后来没过多久,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也成为了傅索安叛逃苏联的导火索。

奇玛村的四华里之外,有一个叫鲍家庄的村。鲍家庄和骑马村,这两个村之间积怨已久。从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开始,奇玛村和鲍家庄再次因为使用新修水库的蓄水问题,产生了矛盾,并且逐渐升级为了冲突。

傅索安来到村子一段时间之后,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面对这样的事情,傅索安觉得一定得主动出击,争夺主动权。

于是,从小就爱好挑事的傅索安准备号召一些村民,去和隔壁鲍家庄进行械斗,把鲍家庄打服,从而争夺这个新水库的使用权。但显然,这种纯暴力的方式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傅索安自己的后路给断了。

在经过几天的准备之后,在一天晚上吃完晚饭之后,傅索安号召村民们拿上了农具武器,包括锄头镰刀等各种农具,然后,在傅索安的带领之下,一大队人悄悄地向鲍家庄的方向摸了过去,准备来个突然袭击。

但是,让傅索安他们这一队人没有想到的是,鲍家庄竟然提前早有准备。傅索安一队人刚刚摸进鲍家庄的村口,就被站岗的村民看到了,于是鲍家庄立刻便知情了,村民们也纷纷拿着工具出来迎战。

但是傅索安带来的人比较多,而且还有所准备,所以就占了很大的上风。最后,这场激烈的武装冲突,导致受袭击的鲍家庄多人受伤,甚至还造成三个人骨折,一个人的一只眼睛被打瞎。

当时,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上级组织在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立马成立了工作组,来到事发地进行详细的调查。

几天之后,工作组终于查清了这次案件的原委。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是,这次械斗事件竟然是这几位知识女青年带头造成的,而傅索安是发起人,也算是主谋,更应该严惩。

年5月8日这一天,工作组在鲍家庄召开了批斗会,对傅索安等几个人的罪行进行揭发、批斗,鲍家庄的村民们对傅索安几个人是恨之入骨,有不少人还跳上批斗台打傅索安他们,因为傅索安是主谋,所以被打的最严重,等到批斗会结束之后,她的半边脸已经肿得像发面一样,眼睛呈青紫色,头发也被拔掉了许多。

随后,傅索安等人被暂时分别关在了屋子里,外边还有看守人员,等待着上级的下一步处理。

开完批斗会之后,历来争强好斗的傅索安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因为这件事,她将被永远扣上聚众斗殴的罪名。傅索安虽然爱惹事、爱争强好斗,但是,她还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这件事这让心气一向很高的傅索安没有办法接受。于是,她便有了逃离这个地方的想法,由于奇玛村离苏联很近,所以,傅索安决定叛逃到苏联,开启新的生活。

但是自己被关了起来,外面还有人看守,该怎么出去,成为了第一个大难题。但是,没过一会儿,傅索安便找到了机会。

这天中午的时候,傅索安的干娘来给傅索安送饭了,傅索安看到装包子的篮子是用竹子编制的,她突然想到可以试试用竹子打开手铐。于是,她就对干娘表示,包子一顿也吃不完,也没地方放,把装包子的篮子也留下来吧,干娘看了看屋子里确实没有能盛包子的东西,所以就把篮子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干娘走了之后,傅索安立马偷偷地从篮子上面扯了一根竹片藏了起来,由于外边的人比较警戒,所以傅索安决定晚上再行动。

晚上很快便到了,傅索安先是用这根竹片打开了手铐,然后就假装睡觉,等机会逃出去。没过一会儿,外边看守的人一看傅索安睡着了,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去吃饭去了,恰巧在这个时候,换班看守的人还没有来,一看这种情况,傅索安立马撬开窗户逃跑了。

在傅索安跑出去没多久,外面便下起了大雨,新的值班人员这个时候也发现傅索安逃跑了,于是便对其展开了全面的追捕。

由于正在下大雨,一群人顺着脚印很快便看到了傅索安。傅索安一看后边的人已经快要追上来了,她咬着牙拼命地往前跑,最后,傅索安跑到了中苏交界的额尔古纳河前。

看到这么宽阔的河,傅索安害怕了,但是又一想,她更不想被抓回去,所以,她就一咬牙一跺脚,直接跳进了河里,准备游过去。虽然当时已经是五月份了,但是额尔古纳河的河水依然非常的冰冷。跳进河里之后,傅索安便开始拼命地往对岸游,当傅索安快要被冻晕过去的时候,恰巧被一艘苏联的巡逻艇发现了,随后便把傅索安捞了上来,带回了苏联。

到了苏联之后,苏联边防军立即对傅索安进行了审讯。由于当时中苏的关系已经恶化了,所以,面对生死存亡,傅索安没有说她是单纯地来过新生活的,她表示自己是来投奔的,希望自己可以为苏联效力。

但是,苏联的官员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他们最终还是将傅索安扣押了起来,进行深入的审查和考验,并且对她实行了一系列的酷刑。

后来在监禁的过程中,苏联的官员发现傅索安很聪明,而且她的身上还表现出来了许多优秀特工的品质,包括外表漂亮、体质很好等特点。于是,苏联的情报机构克格勃便盯上了傅索安。

克格勃的全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机构,当时和美国的中情局、英国的军情六处以及以色列的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克格勃之所以盯上傅索安,就是想要把她发展为杀手。

年7月17日,在经过一番彻查和拷问之后,苏联方面终于相信了傅索安不是间谍。随后,克格勃的负责人询问傅索安是否愿意参加他们的工作,此时死里逃生的傅索安激动万分,想都没想,立刻便表示了同意。傅索安其实很聪明,她知道她必须同意,如果不同意的话,那么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于是,傅索安便被送到了苏联的间谍学校,接受专门的特务训练。在间谍学校期间,傅索安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伶俐,成为了这一批学生中的佼佼者。最后,傅索安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正式加入了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

在正式加入克格勃之后,她很快便接到了一系列的任务,这其中就有当时震惊世界的“东京谋杀”事件。

东京谋杀事件,克格勃给傅索安的任务就是,去刺杀一个叫巴甫伦夫的人。

巴甫伦夫曾经是苏联的轻武器专家,后来被美国收买了,背叛苏联之后,巴甫伦夫把苏联兵工业的很多秘密都泄露了出去。所以说,克格勃要全球追杀这个人。巴甫伦夫背叛苏联之后,偷偷地藏在了日本。

接到任务之后,傅索安于年4月乘坐飞机去了东京,在东京蹲点了数日之后,傅索安了解到,巴甫伦夫每天早晨都会起床散步,6点40分左右会在保镖的陪同下,来到一个天桥上的皮鞋摊上擦皮鞋,在擦皮鞋期间,巴甫伦夫会阅读在天桥下买的报纸。

针对巴甫伦夫的这一习惯,傅索安在克格勃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个在天桥下“合法”的卖报纸机会。

4月13日早晨6点45分,巴甫伦夫像往常一样,走到了天桥下傅索安的报摊前,扔下钞票买了份报纸,看着傅索安的笑脸,他用俄语说了一声:“真是一个东方美人呀!”然后就笑着走上了天桥。

巴甫伦夫走到天桥上,找了一个擦鞋摊坐了下来开始看报纸,他的两个保镖则警惕地站在两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当皮鞋擦到一半时,巴甫伦夫突然听到天桥下传来了争吵的声音,往下一看,发现是卖报纸的东方美人傅索安和两个日本大汉争吵起来了。突然,两个日本大汉打了傅索安一耳光,紧接着,傅索安便叫喊着向天桥上跑了过来,那两个日本大汉,也紧紧的追了上来。

巴甫伦夫见状,立即让他的两个保镖救人,当保镖正准备阻拦那两个日本大汉时,其中的一名日本大汉一脚踹在了傅索安的屁股上,傅索安顺势朝着巴甫伦夫所在的方向倒了过去,这时,巴甫伦夫赶紧站起来扶住了傅索安。正在这时,巴甫伦夫突然发现,这位“东方美人”的手中除了报纸之外,还有一把小型的毒药枪。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傅索安便立马扣动了扳机,然后一阵毒雾朝着巴甫伦夫的脸上飘了过来,巴甫伦夫当场就倒在了地上。

随即,傅索安也假装摔倒在了地上,并且顺势将毒药枪藏了起来。

这两个保镖听到动静之后,转身发现巴甫伦夫晕倒了,于是急忙过去扶他,叫了一会并没有叫醒巴甫伦夫,接着这两个保医院。

之后,傅索安则坐上了天桥下提前安排好的出租车,向东京的羽田国际机场直奔而去。

医院时就已经死了,医院在得到巴甫伦夫妻子的同意之后,进行了尸体解剖,最后得出结论,巴甫伦夫死于心肌梗塞,后来,日本政府也就没有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

傅索安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虽然经历过一系列的特务活动之后,傅索安的能力得到了苏联当局的肯定。但是苏联当局却一直没有完全信任她,只是为了利用她而已,傅索安的一举一动,都在克格勃的监控之下,傅索安想过要回国,但是她没有一点儿机会。

而在国内,她的父母在听闻傅索安潜逃到苏联的事件以后,感觉她太不争气了,就把她有关的照片、衣物和信件通通都烧毁了,不承认有她这样一个女儿。在全国人的眼中,傅索安也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可谓是众叛亲离。

傅索安本以为自己能够靠着一身的本领,在苏联当特工苟且活过这一生,但天不随人愿,没过多久,她就查出了肝癌,并且已经是晚期了。

年的冬天,傅索安在异国他乡的病房里,再次想起了阔别多年的家人,想起了再也回不去的祖国。她后悔当初不该叛逃,再加上肝病的折磨,傅索安最终选择了割腕自尽。

临终前,她用玻璃割破了手指,在病房的墙上,颤抖地写下了一个“悔”字。随后,还不到25岁的傅索安,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傅索安的经历是一个悲剧,从曾经的辉煌跌落到客死他乡,这也警醒着我们,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一时莽撞,毁了自己的前程。

面对错误,也不要用逃避去断了自己的生路,要勇敢地直面错误。如果当初傅索安老老实实地接受聚众斗殴的法律制裁,她后来的生活,或许不会那么凄惨。

创作不易,希望您帮忙点个赞、评论一下,谢谢啦!

参考文献:

[1]东方明.潜伏台湾——一个女知青的克格勃生涯(二[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09):26-35.

[2]东方明.暗杀勃列日涅夫的卫士——一个女知青的克格勃生涯(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08):32-37.

[3]王益斌.我认识的一个克格勃[J].现代交际,(12):4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