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崔文静:社区金融的概念可以更广义
第一次见平安银行社区金融事业部总裁崔文静,她选了个特别的地方。这个对开放的社区金融点门脸不大,但却像颗钉子一样不偏不倚地落子在工行和交行两个规模较大的支行点中间,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为选这个位置,支行行长足足在附近猫了一个月。"崔文静对证券时报说。
"我们注意到两个银行虽然离得近,点规模也很大,但排队的人依然很多,可见市场还是没有饱和。后来同行们也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我们点规模小,还没有现金柜台,但客流比他们想象中却好得多。"崔文静说。
对于社区金融,崔文静的理解非常务实和理性。从大环境看,这契合监管鼓励的普惠金融;从平安银行的切身需要来说,物理点建设依然是长期战略方向。所以,社区金融点很大意义上是传统支行点的替代,因为这类点成本更低,但在新技术支持下服务并不打折扣。
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平安银行从2013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社区金融点的铺设。到目前,平安银行已经建成此类点283家,其中239家已拿到营业牌照。以平安银行一季报点总量779家的口径粗略匡算,社区金融点在两年内基本上占据了物理点总量的1/3强。
但这还远不是平安的最终目标。崔文静有更大的想法:今年年底平安银行社区金融点"比较合理的目标"是400家。而且她没有把社区金融点看作是传统点的简易版,她的想法是要在这些点里摆起大道场。
"从国外同行的做法来看,传统银行旗舰店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一个区域内有一两家足够。渗透到一线物理点的形态反而会不拘一格,基层点的关键在人,在于员工是否熟悉这个市场,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崔文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