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报刊的沦落,从编辑开后门开始 [复制链接]

1#
治白癫疯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20423.html

作者

小写

编号

这是某刊年第4期上的一首诗词:

感动中国

什么叫感动中国,感动了天南地北。

一座城从汉走来,满天下纵忧能克。

白衣天使是莲花,病*阎罗装逼仄。

生死同心你我他,前方看我人民力。

某刊被关系稿害惨了!再这样下去,将沦落为镇级小报。绝非危言耸听!一般来说,期刊实行的是三审制。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二审,执行主编或者主编终审。个别期刊甚至实行编委会终审制,更为严格。这种稿件由下到上的三审制流程,层层纠错互相制约彼此监督,可最高限度地保证上刊稿件质量。但是,当有人找到主编头上,主编直接把稿子签发了,省去两道环节,关系稿便横空出世。英明的主编会将熟人稿件当自然来稿交给一审编辑,不会干涉一审编辑正常审稿。这样稿件还会走三审流程,杜绝了劣质稿上版。但实际上,这样英明的主编不多。同样,一审编辑在接到主编塞来的稿子,不会特殊去对待,而是严格审阅,该毙的毙,这样也会杜绝劣质稿上版。但实际上,这样硬核的编辑也不多。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很多人都败下阵来,文人也概莫能外。于是,很多期刊便一直在闹笑话。还有一种情况,期刊接了名家的臭稿,这种稿件最令编辑头疼。一个作家,不可能写出来的稿件篇篇都是精品,写出次品来又不甘心,于是,便开始挖门盗洞找关系发表。作为期刊主编或者编辑对这样的事情非常为难,因而,有的编辑便说:宁可发新人的精品,也不用名家的次品。但有些编辑或者主编顶不住名家的压力啊,硬着头皮还是把稿子推了出去。名家本应该为刊物增色,没承想,一篇臭稿,却败坏了刊物的名声。所以,为编者,无论到何时,都应以文为重。而不要去看,那个写文的人是谁。

往期回顾

他靠写文章一个月赚了元

一手鼠标,一手尖刀

好漂亮的两个10万+

看你迫不及待的样子,还不是个写手

等疫情过去之后,我一定要狠狠报复

厚道……

当你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嘲笑也在走近你

2月21日,一个囚徒的独白

这篇千字文,凭啥赚了稿费多?

《囧妈》,带给大众一抹快乐时光

《汉诗》主编的这句玩笑有点不合时宜

对不起,我已进入创作状态

“软肋”受伤之后,在等待中苏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