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利国利民的事,弄成一地鸡毛乐居财 [复制链接]

1#

武汉楼市从精装成风,整体退回到“精改毛”(精装改毛坯),只用了个把月。

这是一次可以记入中国商品住宅发展史的逆转速度。

细想之下,莫名悲哀。

01.

一些开盘后没卖完的精装盘,现在陷入了尴尬。

最近一个月,武汉三镇(含新城区)毛坯售卖的盘,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了20多个。

国内一二线城市的精装维权还在不断冒出。这些维权几乎在提醒每个买房人:

“精装就是给开发商留的一道盈利的口子”。

这一印象之下,价差几千块一平的精装和毛坯同台PK,精装盘有活路才怪。

现在,还在坚称“我只卖精装”的开发商,基本等于炫富。

这波动机不纯的逆市场操作下,住宅市场向“品质交付”的第一次冲顶,一地鸡毛。

精装时代又将往回开N年倒车。

02.

精改毛,近来楼市的“传染病”。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举个例,中心城区,武昌的徐东到青山一带。

金科城是这股风潮下的典型样本。

上半年首开,毛坯,卖得尚可。后加推变精装,销售一般,现在又改回毛坯。

两个月前曾备出最高单价9万多的“网红”华侨城原岸。

10月初加推高层精装,单价3.2W到3.5W含四五千一平的装修;10月底加推T11和T12号楼时改了毛,均价2.5W。呵呵。

附近保利城、福星惠誉东湖城、大华铂金瑞府等无一不是毛起来卖。

颐桂苑据说预售证都拿了,也临时决定将5号楼小户型精改毛。

03.

你以为这场“毛”病只在价高的中心城区扩散?

看看远城区阳逻。

“红星天铂”上周放了个大炮仗,首开武汉“买房保价”先河:

其1、2期原购买精装房的业主,现在可以不要精装,房企愿退装修费。

这也是被同区域绿城桃李春风、华发峰尚、金茂逸墅卖毛坯所逼的。

新力有个精装盘还在那里撑着,但去化情况如何,谁卖谁知道。

同样远在新城区的横店,精装一度蔚然成风:北辰蔚蓝城市、天纵云湖湾、融侨方圆、中南拂晓城、金辉优步湖畔……

但近期,那一带的中建壹品澜郡、大华公园华府,呵呵,毛坯。

武汉市公布的《年第四季度全市预计达到销售条件的商品房项目清单》中显示,本季将有个项目可达销售条件。其中,24个为纯新盘。

报纸哥问了圈,很大部分透出的口风是,毛坯。

不止武汉,全国一二线楼市多是如此。只是步调稍有不同。

精装房轻轻地走了,正如它轻轻地来。

04.

本轮“精改毛”有个特点:

不仅装修价抹掉了,顺手也把毛坯价也悄悄地砍了点。

实际上还是降价的马甲。

为啥不明降?风险大啊,不仅前期业主不答应,给有关部门也添堵。

不信的话,你可查查最近一个网红稿:《楼市,“降价未遂”》:

合肥某楼盘降价6K/平,当地房产局长亲自前往调研后,价格又涨回去了。

即便暗降,也有后遗症。

一些前期买了装修房源的人不爽,想方设法找精装的茬。

武汉房管部门今年二季度共受理涉及房地产市场信访投诉案件共件。

其中全装修房计价及质量问题排第一位:件,占比约2成。

部分维权买家暗含的心声是:

1、能同意再改为毛坯交付不?

2、或者是,你能退点钱不?

05.

精装问题,在武汉甚至全国原本不是个问题。

恒大、万科等很多企业都曾卖过精装盘,精装也都作为成本算进房价,受到了部分购房群体的欢迎。

之所以成了问题,是因为这股精装风,一开始就不“纯洁”。

由于众所周知的行*限价,很多地方以规范市场为由,去年起陆续将精装修价格从购房合同中剔除。

*府只备案毛坯价,精装需要业主与开发商另签协议。

这就是所谓双合同的由来。

为防止房企乱加价,很多地方为精装价格设定了一档档封顶价。

但这类粗放的价格指导,迅速成了部分房企弥补限价损失的温床。

本来就有逢交房必维权传统,现在与精装维权合力,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也就被弄成了“史上房屋质量最差的一年”。

明后两年,这两年种下的精装盘将大批交付,大考在后头。

06.

真不能全怪买房人不懂事。

你看看最近传出的那些不堪入眼的精装画面,我是业主也不爽。

客厅、主卧有外露的水管(XX上城);

地基惊现大窟窿(XX年华);

装修、水电走线连图纸都没有,热水管无保温处理(XX湾)

……

中国的购房者本来就对房企就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心态:

你连毛坯都能盖出一堆维权,精装能行?

当发现五星级的家,成了五星级的坑时,这种思维更加强化,闹回毛坯是必然。

于是,带着甲醛测试仪验房后,维权;

发现你用的腻子粉查不到生产厂家,维权;

楼道吊顶和瓷砖查不到品牌和来源,维权;

样板间或装修工地不让拍照,维权……

能找到的理由,都是维权的理由。

找不到,猜也给你猜出几个理由。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房闹。

这些人,前期煽动小区业主共同维权,达到目的后收取业主“维权费用”;再开发商私下谈一些交易,或索要车位,或要求终身免物业费等。

武昌某楼盘营销总告诉报纸哥,还有借维权要求自己的产品进入开发商采购目录的“业主”。

总之,知识专业、经验丰富。

而且,双向收费,稳赚不赔。

这一波闹下来,“精装房”终于成了过街老鼠。

07.

但精装房真的没有存在价值吗?

报纸哥认为,不!

恰恰相反。

全精装交付,只要实施分类指导价,遵循市场自愿原则,价质相符,一定是业主得利、房企也有合理回报、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多赢格局。

×

先说省心。

哪个毛坯房没有常年累月的装修噪音扰民?

楼栋的电梯是不是多年无法拆掉护墙板?几年后好不容易拆掉了,电梯已进入故障高发期。

一波波装修工人的管理,哪个小区物业不头痛?

房企统一的精装,所有的交付物件,后期理所当然也全部由房企质保和维护。

×

再说省钱。

多数住宅,业主装修的性价比其实是让内行发笑的。

每个楼盘就那么几个户型,房企即便是请一线专业团队操刀,设计费算到每一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样板间所见即所得,后期你只需按图索骥做加减法即可。(装修预算每平七八千元以上的土豪除外)

有些精装盘甚至可以告诉你在哪里、什么价位可以买到适合风格的家具和软装。

那些利润巨大的五金、厨卫、空调、暖气,房企集中采购价格**之大,也是单个业主无法拿到的。

你以为自己买的材料放心,多数也是你以为的。

有资深的室内设计师私下对报纸哥说,从业10多年,没发现几个业主自装的房子环保。

业主不懂,自我安慰而已。

08.

但是,在监管手段和市场环境没能跟上时,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理想”。

因公摊不计入精装费用,长沙一度是武汉买房人艳羡不已的对象。

现在,因装修矛盾集中爆发,长沙的全装修项目价格备案工作已被迫暂停。

当时推出全装修*策的时机不妥,导致动机受疑,加上在装修价格管控方面,离*府和老百姓的要求与期待差距较大。现在长沙个别*府部门已被当地老百姓质疑为“被动地被开发商变相地绑定在了一起”。

中国房地产报对长沙的评论是,全装修*策何去何从,“正在考验着地方*府部门的执*能力和*治站位”。

不过,报纸哥相信,终有一天,精装一定会被大多数人接受。

前提是循序渐进,让那些潜心做品质精装的房企,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市场回报。

因为,做好精装对房企来说,难度比毛坯交付大了不止一点半点。

09.

一家高端房企十余年来在国内只卖精装房。

其武汉区域负责人曾对报纸哥说,要做好精装,精装部门从前期建筑户型设计、土建施工质量等环节就要介入。

后期的工作更庞杂:隐蔽工程设计施工、硬软装材料采购验收、对供应商售后的节制、样板间的1:1模型打造、严格的装修合同约定装修配置品牌、型号,为业主解决装修贷款……

可以说,真正负责任的精装盘,难度系数比毛坯交付呈几何级数增加。

这还不算精装对房企资金的占压、交付期大大延长增加的财务成本。

所以,批量精装修一直是武汉多数房企此前的禁区。

“硬着头皮上精装”,遭遇维权潮,不奇怪。

如果某一天,同一楼盘,你既可以选毛坯,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套餐里选择满意的精装,甚至还可以定制自己觉得性价比合理的部分精装,那才是精装时代大踏步来临的时候。

市场的选择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这一天的到来还要多久?

天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