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候旧时光的老书店,浩天书店 [复制链接]

1#

走过古老的文明路,破败的骑楼下,时光不动声色地流淌。时光流淌到文德六巷,定格在浩天书店。文德六巷破旧的门坊下,街坊邻居们吃着粥粉面,边上的立柱上用繁体字写着“旧书店”。看到此情此景,你就知道浩天书店到了。

穿过门坊,在巷子口的左侧就是历史悠久的浩天书店。一个贴着瓷砖的过道高出地面,过道上就是书店的大门。书店的外墙贴满了旧照片和旧书画,和同样古朴的瓷砖一起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怀旧气息。轻风吹过,木板上排列整齐的小人书迎风翻动,桌上的红色风车呼呼飞转,颇有几分侯孝贤电影场景中的味道。

大门里是2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门口中间放着一张藤椅,戴一副圆眼镜的老板正在整理旧书。放眼望去书店里全是旧物:靠墙的书架上是旧书,其中许多是泛*、破损严重的老书;天花板上贴着许多富有年代感的照片和宣传画。最有趣的是,旧幻灯片在房顶悬着,透过日光灯的白光正好能看清上面的内容。房间中间还纵向放着两排低矮的书架,除了书,还有旧粮票、旧明信片、旧钞票、旧报纸混杂堆放着。

浩天书店更像是一个旧货摊。书架正中的旧钟还坚持走着,悬挂着的手风琴不知道还能不能演奏,黑漆漆的转盘式电话彻底把人们带入时光隧道。老板勤奋地整理着书本,他的妻子在一旁给予肯定:“你理才好,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弄。”过去老板娘有其他工作,兼职来帮忙,老板一个人支撑这家店,一忙就是20多年。现在浩天书店已经是广州知名的独立书店,夫妻俩全职在店里看铺子。常有慕名而来的客人,当客人举起相机时老板总是会提醒,消费了才能拍照。

就算是这么小的铺子,依旧有不小的房租压力,书店挣不了大钱,虽然挣得一些名气,但还是要精打细算地过下去。遇见有兴趣的客人,老板娘会极力推荐介绍广州独立书店的书。书的封面用的就是浩天书店的内景,她说,不久的将来,浩天书店要专门给自己出一本书,也算是给这操劳的20多年做一次总结离开书店前不妨带走一张浩天书店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是漫画版的书店。老板的样子没变,书店的样子也还是那样又旧又乱,在这里,时光好像都停止了一般。

在午后炽热的阳光下,一群少先队员走进了安静的陵园。长长的甬道尽头,少先队员献上了鲜艳的花圈。这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里最常见的场景之一。

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在国民*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起义持续3天后以失败告终,14日至19日4天时间里有多名共产*员和人民群众惨遭迫害。当时部分烈士被葬在红花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府就在红花岗建立烈士陵园来纪念这次起义。

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这座陵园,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建成之后便成了广州最重要的红色景点之一,也是广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坐北朝南。陵园正门特别开阔,两座*色琉璃瓦顶装饰的石阅分列两边。中间是五开间的朱色大铁门,门前还有一个大草坪。大门里是长长的甬道。宽阔的大道旁有一座座花坛,红花和绿叶搭配着,简洁而美观。花坛边的树木被修剪成圆润的宝塔形棵棵紧挨着守护着墓园。

花岗岩大道尽头是高高耸立的广州起义纪念碑和碑下圆形的墓冢,中间有岔道通往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墓。瞻仰四烈士墓需要拾级而上,阶梯并不高,几步路就到。台阶上,一个老人坐着休息,这里偶尔才有游人踏足,因此格外清净。墓前竖立着简单的石牌坊。

牌坊上的字雕刻细腻,笔力雄浑。墓上覆盖着花岗岩,正中书写着四烈士的名字大约百米之外就是广州起义的纪念碑和墓地。纪念碑是一只大手擎着一支竖起的步枪如果对广州起义和广东革命感兴趣,可以漫步到西侧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途中还能看看叶剑英同志纪念碑和广州起乂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博物馆原址是广东咨议局,楼宇是环廊回绕的两层圆顶礼堂式建筑。建筑精美,带有欧式风格,前面还有小桥流水相伴。

这座建筑在广东革命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后,广东人民就是在这里开会决定反清独立,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也是在这里就任了非常大总统,这里还曾经是国民*的中央*部。博物馆里有1万多件文物、2万多张照片,陈列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的广东革命历史。与墓地和博物馆组成的陵园东翼不同,湖泊、亭桥组成的陵园的西翼更像是为市民休闲而建的公园。湖泊上高高立起血祭轩辕亭,绿色的迂回屋脊和*色的琉璃瓦是陵园东翼最显眼的风景。站在亭下可以眺望陵园,不远处是雄伟的中朝人民血谊亭,长长的步道上满是散步的游人,湖上还有人荡起一只只小船……东翼的陵园呈现出欢快的游园气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