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学校的这一天,一场雨刚停,仿佛时光穿越一般。记忆中,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那天,也是倾盆大雨。
依然记得,那张录取通知书上,报到是在那年的九月十号。在提前组建的班群里,学长说,可以提前报到了。
于是,我临时起意,一个人拖着箱子,背着一个书包,简简单单地就来到了这里,开始了我四年的生活。
第一个接我的学长是芳芳学长,我遇见的第一个同学是小白。芳芳学长要送小白,于是在逸夫楼,把我交给了另外一个学长。
学长带着我在班主任那里领了发票与报到单,去买了一整套的被褥,然后把我送到了宿舍。
那天,班主任嘱咐道,报到单千万别弄丢,开学后还要上交。可是没过一会,傻乎乎的我突然发现,找不到那张纸了。
学长知道后,比我还要着急,带着我重新走了一遍刚刚来时的路,甚至还翻了那个我们刚扔过废纸的垃圾桶。
后来,因为这段一开始就有的缘分,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至于那张发票和报到单,只是藏在了我裤子后面的口袋里。
同样是那一天,还发生了很多的挫事。
我第一个到了宿舍,陶兄第二个,我看他家长也进来了,便十分懂事地打招呼,叔叔阿姨好。结果他们并没有回我,我心里想着,怎么都不理人。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陶兄的姐姐姐夫。
还是那天,还是在宿舍,一位学姐走了进来,她说是要新生登记,然后我就一五一十地填上了自己的信息。接着她问我们,是否要买英语四级报纸。
陶兄一口否决了她,可还没从高考中缓过神来的我暗自想着,我英语不好,确实应该早点准备着。
于是,我向学姐交了块钱,学姐给了我一张发票,她说,以后每周都会来给我送报纸。
这件事大概过了三四周才被我想起,说好的每周送,怎么一直都没来。当我拨通了发票上的电话,才发现那竟然是个空号,妈的,胆敢骗我。
我在心里骂了她无数遍,后来便不了了之,可现在想来,那个爱学习的我真是又蠢又可爱。
那一年,我们上了一整年的晚自习。
不再有窗台偷偷窥探的老师,不再有做不完的真题试卷,我有了大把的时间用来聊天,也正因为如此,我和董先生成为了好朋友。
那天晚上,我们两个人聊了很久,关于以前做过的事,关于未来想做的事。然后发现,我们两个人竟然有那么多的相似点,那时候,我们把这理解为志同道合。
我很感谢他的出现,甚至于把他写进了我的作文里。我说,他带着我上课举手,教会我重在参与。
那一年,我们两个形影不离,有课的时候,坐在一起,没课的时候,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比赛,就这样,我俩成了班上的超级CP。
我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没有遇见他,我还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吗。
这一年,我参加了太多的比赛。
朗诵比赛上,我矫情地读着《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这一首很久以前也读过的诗,可惜只感动了自己。
主持人大赛上,每一个选手都必须要有一个表演才艺,我唱着《遇见》,最后留下那句,带你耍帅带你飞。
辩论赛上,我第一次记住了晓旭,气势汹汹,言之凿凿,一个光是说话就很酷的女生,足以让我服气。
当然,除了这些,我也加入了学生会。
面试的时候,要求每一个人说自己的特长,有会摄影的、爱写作的等等,而我在那栏写的是唱歌。
欢姐面试我的时候说,那你唱一个呗。
我站在讲台上,颤颤巍巍,凭着莫名的勇气,唱完了一整首陈奕迅的《十年》。
“怀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离开的时候,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一个人越是爱表现自己,就越是怕别人看不见自己。
进入学生会后,我正式开始了里面的工作,一起扛过桌椅板凳,一起当过观众路人,一起拍过照,也一起写过稿。
当然,还有每周五和叶子一起在办公室里的值班。
叶子优秀而积极,我笨手笨脚,战战兢兢,从来不会主动表现,总是被对比的不知所措。
大一的第一场聚会,就是学生会的部门聚餐。我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对瓶吹,也第一次夜不归宿去唱K。
大一的最后一场聚会,还是学生会的散伙饭。我们在夜色中漫步这座城市,广场,天桥,石墩,好像一起走了很久。
这一年的寒假,我跟着强哥在一家西餐厅里端盘子。期间,撒过两碗汤,摔过一个高脚杯,然后每天练习着两只手托四道菜。
一开始说,这份寒假工要做到除夕的前一天,所以,我一直惦记着什么时候可以提前溜走。
正好有一次,店里的经理从我边上走的时候,看到我的胡须,让我明天把这给剃了,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十几年,我从未剃过。
我说,可不可以不剃?
他说,不剃你就走。
我说,那我现在走,之前的工资还有吗?
他说,有。
接着我就真的离开了那份工作。
四个月后,我在大学的第一个生日,姐姐送了我一个剃须刀,我第一次剃掉了胡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偷偷地笑了。
虽然寒假打工只做了一半,但是那段时间并没有闲着。我买了一台电脑,开始自学剪辑。
那一个月,我为我们高中的几个小伙伴,做了一个电子相册视频,为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做了一个年俗视频,还有为老家门口的几个小孩子,做了一个闹着玩的视频。
剪辑所带给我的,是那一丝丝小小的成就感,对于那时十分失落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
何炅说,我们曾经生活中无意的一个小举动,或许就会改变我们之后的一生。
真的是这样,因为学会了剪辑,使我之后的人生发生了彻彻底底的改变。
大一的时候,我拍了一部微电影,正是这个作品,让我在那个不大的校园里声名鹤起。
十几天的拍摄,几个人的剧组,凯爷借的机器,零花钱买的道具,每天说过最多的话是,黑心剧组,不包盒饭。
即使现在已经过了很久,大家还是经常在一起讨论,当年那个强行加戏的凯爷,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就笑场的小雅,还有那个被我烂技术祸害的兰兰。
“青春疗伤,为爱痴狂”,微电影上线的那天,同学朋友们争相转发,一时间充斥了我的整个社交平台,凯爷说,有一半都是他的功劳。
我记得当时我信誓旦旦地说过,我非常喜欢这个电影,很久以后,我还是会喜欢。
哈哈,后来才知道,除了心血,其他什么都不值一提。现在我甚至都不敢回看,原来的那种喜欢,早已转化成了一种怀念。
我知道,我来的时候懵懂得像个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对一切又显得那么无知,会犯糊涂,会有冲动。
可是当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小孩子也会长成为一个大人。
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有正能量的人,他们积极,善良,有趣,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慢慢我便知道了我到底是想要什么,知道了我应该怎么去获得,知道了周围很多的微不足道。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一切也都有着万千可能。
-End-
文章
夏木无果
排版
夏木无果
图片
设计师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