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发明五笔影响无数华人,曾覆盖国内90 [复制链接]

1#

他发明五笔影响无数华人,曾覆盖国内90%用户,还有谁会背字根?

给大家看一张年左右的中国报纸,一定不敢相信吧。这种“拼音报纸”的昙花一现,得益于中国曾经一个名为“汉字拉丁化”的方案。这种方案的设想就是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广大人民的识字率,同西方国家接轨。这个方案,当时得到了一大批知名学者的热捧,其中包括鲁迅、刘半农等人。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但流传时间很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使用了26个拉丁字母,用符号表示声调。为什么要迫切的汉语拉丁化?因为当时计算机普及,汉字在键盘上的输入完全比不上字母输入,有人预言“计算机将是汉字掘墓者”。

幸运的是,年代,汉语的信息化进入日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重要的拼音输入方法得到使用。不过年纪稍大一些的人应该知道,中国还曾有一种风靡全国的输入法:五笔输入法,而今天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五笔之父”——王永民。这种输入法的诞生,也很好的拯救了我们的汉字。

五笔字型输入法,又叫“王码五笔”,由王永民在年8月发明。这种汉字输入法影响深远且范围广,时至今日仍是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相对于拼音输入法,五笔具有重码率低的特点,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不过不得不承认,20世纪末,智能拼音流行后,五笔使用人群少了很多。

来认识一下王永民吧。年12月出生于河南南召,年他考入中国科技大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回到老家一所科委当办事员。当时科里用的还是照相排版植字机,印刷时工人要从巨大的字盘上将汉字一个一个挑选出来排好,输入汉字时还不能校对,错了就要重新制版。

负责改良排版机项目的王永民,对这种复杂麻烦的大键盘深恶痛绝,决心发明一种简单有效的汉字输入法。他怀揣块钱,跑遍全国查阅资料,从零开始研究,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创立汉字键盘设计三原理及数学模型,直到年,王永民的“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横空出世,并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决了进入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题。

年,王永民再度发明“98规范王码”,有了简单实用的汉字输入法,计算机得以在中国普及。王永民的发明技术更是获得中、美、英等国专利40余项。此后的15年时间,王永民一直在优化、推广五笔输入法,巅峰时期,五笔输入法覆盖国内90%以上的用户。他一共申请获得50项国内外专利,国际上微软、IBM、CASIO等20多家公司都购买其专利使用权。

除了发明家的身份,王永民通诗文、书法、篆刻和音乐,此外,他还创立自己的公司,自己开发汉卡。如今王永民76岁,仍担任自己公司的董事长。虽然五笔不如当年辉煌,但这项输入法对汉字的贡献将载入史册。

你会用五笔输入法吗?还会背字根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