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何时说千年前就有,多 [复制链接]

1#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曾几何时,纸质版的报纸是人类日常生活中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报纸仿佛人类的眼睛一般,审视和搜索着世界上蕴藏众多丰富信息的社会新闻。

因此在报纸诞生的历史条件看,文字、纸张和印刷三个条件最为主要。不过在常人的印象中,报纸好像是近现代社会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我国古代,报纸早就出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一种被称作为“开元杂报”的报纸,上面刊登者朝廷各类重要信息,成为了封建士大夫和读书阶层了解社会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

比如在《全唐诗话》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韩翃久家居。一日,夜将半,客甲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翃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造阙人,中书两进君名,不从,又请之’。”

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解,唐代著名诗人韩翃在家深居简出,但他的一位朋友,却从邸报上得知了韩翃被朝廷任命官职的消息,因此提前在深更半夜就迫不及待地赶来祝贺。这里的邸报,就是被称作“开元杂报”的翻版。

这里面需要解释的是,邸报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有名词。汉朝时期,分封天下,各个王国的使者,为了探听朝廷的消息,他们都派驻使者在京城,类似于今天的驻京办。一旦朝廷有重要信息出现,各个藩国的使者就连忙将这些信息抄录下来,然后传往各个藩国去。由于藩国诸侯都建立有自己的府邸,因此被称作“邸报”。

不过汉朝的邸报,太过简单,史学家不认可他们是一种报纸,至多称作为竹简的一种简要信息汇总。到了唐朝时期,邸报被武则天发扬光大,后世之人才有了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邸报,称之为“开元杂报”的开始。

孙毓修在《中国雕版源流考》一书中,记载了“开元杂报”的版面格式:“近有江陵杨氏有开元杂报七页,云是唐人雕本,页十三行,每行十字,字大如钱,有边线界栏,面无中缝,犹唐人写本款式,作蝴蝶装。墨影漫漶,不甚可辨。”

由此可见,相比较汉朝时期的竹简,这一历史时期的“开元杂报”,更符合现代报纸的特征,而以开元杂报为源头的中国古代王朝邸报制度的兴盛,一切都和武则天的《时*记》有关。

唐朝时,造纸术已非常成熟了,这位报纸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国立、私塾教育的兴起,各级各类知识分子愈发关系朝廷的重要动态,如官员的职务变动情况,科举考试的规则制度等等,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可信且可视的有力物证,由此武则天顺应民意,创立了《时*记》,以报纸的形式记录和刊登朝廷重要动态,随后《时*记》逐步演化为“开元杂报”的格式,便慢慢形成了后世邸报的版面格式和信息摘要方式等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