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天气极好。
于是,坐在阳台的时间多了起来。
一为晒晒阳光,二为拍拍光影。
久违的阳光总是令人欣喜,晒太阳的人,也总是希望这阵阳光能照进心间,驱散雾霾。
午后行人不多,基本都在家里午睡。
有小情侣打闹着自我的窗下经过,留下一串笑声。
多情的野猫开启了思春的节奏,两只小黄猫在不远处的花台边,一上一下,互相嘶吼着。
台上的那只趴着,跟台下的那只倾诉着什么;而台下的那只前肢抬起,站了起来,两肢搭在花台边沿,仰着头,也跟台上的那只吼得热火朝天。
喝下了一杯清明白牡丹,又喝下了一杯清明白牡丹,这两只猫,还在那里吼得极为带劲。
我问李麻花,它们是在谈判吗?
你来一句我往一句,最后没谈成?
李麻花说,肯定是一男一女,在谈分手。
女的说,你如果要我,就不许再搭理小花。
男的说,冤枉啊大人,每次都是小花故事来撩我,我从来没有主动去找过她。
女的说,我不管我不管,她来找你你也不许理她,一眼都不能看,否则我们就分手。大黑昨天还给我叼来一条鱼,求复合呢。
男的说,哼,我就知道你还忘不了大黑,那个黑家伙,又傻又呆又没情趣,哪里比得上我貌比潘安才比子建?
女的......
无聊的日子,连看两只猫嘶吼,都能脑补出一场饮食男女的人间大戏。
《2》
当下的形势,列位看官独自饮茶的时间该当多了。
估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该跟朱淑真学了——独行独坐独倡独酬也独卧。
这样也没有太大不好,独处可以让人安静下来,与茶亲近起来,获得思考的空间。
不要那么急,放慢一点,兴许能前进得更快。
这两天在直播间,大家都在聊起最近喝茶的情况。
基本上都是新白茶为主,清凉感强的白茶为主。
当然也有喝老白茶的茶友,不过数量不多,就算有,也及时纠正,喝起新白茶了。
原因无他,盖因新白茶尤其是春白茶,清凉鲜爽,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喝一杯下去,正好通畅。
不过也聊到了一些独自喝新白茶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
比如茶具,比如投茶量。
这些变量如果不准确,便极有可能影响到喝茶的效果。
所以,还是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独自喝茶时,喝什么茶,用什么茶具,以及,如何喝?
《3》
独自喝茶时使用的茶具:盖碗
有茶友觉得,人多的时候喝茶,要有仪式感。
虽然不必像古人喝茶之前那样,洒扫庭除,淋浴熏香,但至少该有的茶具是必须要具备的。
比如摆上大茶盘,取出心爱的平时不舍得用的盖碗,买最好的水......等等。
而自己独自在家里喝茶的时候,则不必这样。
有茶友认为,独自喝茶就可以一切从简。
不但茶桌上的摆件一切从简,连泡茶的方式也一切从简。
只要一只玻璃杯就够了——连泡带喝,一杯搞定。
但其实,这样并非好事。
泡茶,之所以讲究器皿,是因为茶具之于泡茶,如同锅具之于炒菜,实在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有合适的茶具,才能释放出茶汤当中的丰富内质,让养分尽情浸出到茶汤中,给我们喝下肚子去,经过代谢吸收进入身体,起到滋养的作用。
玻璃杯泡茶,投茶量少而汤水多,稀释得厉害。
还是要用盖碗,一人一只盖碗,这样泡出来的茶,才可以达到浓度,产生效果。
尤其,盖碗泡茶时,沸水冲入,每一冲都有90毫升左右的茶汤下肚,这样一来,十冲之后,我们一共就可以摄入大约毫升的水分,它们进入体循环,参与代谢,方才会对身体,有益处。
这时候,我们需要的茶汤,有两个要素。
一是有足够的茶酚浓度,二是有足够大量的汤水。
这这样喝茶,才会对身体有益。
而这两个条件,恰巧,盖碗都能满足。
所以,独自喝茶,别怕浪费,一只盖碗,是必备单品。
公道杯可以没有,但盖碗,一定要有。
《4》
独自喝茶时必须有标准的投茶量:5克
投茶量这个话题,跟前一个因素相似。
皆因茶友使用的泡茶工具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比如使用标准盖碗,投茶量是5克;而如果不使用盖碗,而是使用玻璃杯,则投茶量自然减少,只有1.5克——兴许有茶友用玻璃杯泡白牡丹时会略微增加投茶量到2克甚至3克,但肯定达不到盖碗冲泡的5克——正常情况下玻璃杯就那样大,哪装得下5克白牡丹干茶?
使用何种泡茶工具,决定了一次喝到的白牡丹干茶是几克,吸收到的养分又由几克白茶干茶奉献。
盖碗泡茶投茶量多,于是可吸收养分多;而玻璃杯泡茶投茶量少,则可吸收的养分少。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喝新茶白牡丹,喝新白茶,目的很明确,皆是为了喉咙舒服一些,那么,这喝下去的茶汤的浓度,便十分要紧了。
投茶量多,浓度便高;投茶量少,浓度便低。
故而,村姑陈提醒独自喝茶的茶友们,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投茶量——至少5克,这样才有足够的茶多酚被我们摄入身体,让身体更加舒爽。
1.5克干茶太少了,无异于隔靴搔痒。
还是5克正正好。
鲜香醇爽,清心怡人。
《5》
独自喝茶时不建议的方式:煮茶
大量的北方的茶友,在冬天喝茶的时候,喜欢图省事。
鉴于茶汤泡出来会很容易凉掉,他们又不爱用保温垫,就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煮茶。
拿一只壶,烧一壶水,开了之后投入茶叶,让它在炉子上煮着,煮到自动停止,再保着温,想喝的时候随时倒出来都是热的。
这方式确实不错。
但不适合当前的形势。
在很多人都出现不同程度喉咙痛的时候,煮茶喝,一方面容易因上火而雪上加霜,另外一方面也容易让茶多酚挥发折损。
茶叶当中的营养物质们,都是比较骄气的,经不起折腾,尤其是高温高蒸的壶煮。
茶壶煮茶,如果操作不当,会让茶叶在壶中反复沸腾太久,最后像广东人保的老火靓汤一样,苍老而浓稠——但却少了当下大家最缺的茶多酚。
茶多酚清凉舒爽,茶氧酸鲜香醇爽,如果用壶煮,一不小心煮时间长了,这些养分就很容易挥发,容易散失在空气中,让我们再也喝不到它。
在这个沉闷的年尾,喝不到鲜爽的茶汤,那就太遗憾了。
为身体计,还是建议冲泡。
盖碗,一冲一冲冲出来,保温杯装了慢慢喝。
也是一种权宜之计。
《6》
一个人单独喝茶,建议喝新白茶。
一个人单独喝茶,建议喝白牡丹。
一个人单独喝茶,建议盖碗泡着喝。
一个人单独喝茶,建议一次喝5克。
完了,我们原来早已经变成了朱淑真,只是,自己还不自知罢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