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选择一把真正适合自己的宜兴紫砂壶问 [复制链接]

1#

如何选一把适合自己的紫砂壶,这其实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话题,紫砂业内有句略虚无主义的话:“茶无定味,壶无恒型,适者为珍。”说白了就是:请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看着办。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一一摊开来分析:

从主观上:

一、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壶?光货?花货?筋瓤?

二、你喜欢喝什么茶?绿茶?红茶?功夫茶?

主观上没什么好说的,各人有各人的爱好,自行选择;客观上就有许多可以聊的地方了。

泥的考量

灌浆壶、手拉壶和机车壶能不能用来泡茶?

首先灌浆壶肯定是不可以的,在之前的课程中讲过,因为紫砂泥缺乏黏性,所以是不能用来制浆灌注,独立成壶的。

灌浆壶大多是陶土加调色料配比而成,长期使用可能会有有害物质析出,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然由于外观容易辨别,现在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除了某宝还有百元以下的灌浆壶,正常情况下已经难以接触到。

手拉壶又分如坭兴陶和潮州手拉壶以及宜兴本地的手拉壶。坭兴陶和潮州手拉壶和宜兴紫砂壶相比最大的特性是只有圆壶,手拉成型,用的泥并非紫砂泥,不具备紫砂泥的特性。

宜兴手拉壶不同于坭兴陶和潮州手拉壶。用的是部分紫砂泥加入大量高岭土,再加入水玻璃,手拉成型。

水玻璃俗称泡花碱,是一种水溶性硅酸盐,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其化学式为R2O·nSiO2。目前尚无论文数据表明,此种壶是否有有害物质析出,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机车壶与手拉壶的成型方式有差别,但同样需要用大量的高岭土去拼配紫砂泥。但是化工色釉料和水玻璃的拼配并非是必备工艺。

因为机车壶也分低中高三档,最差的用陶土和水玻璃加水玻璃拼配,最好的用50%的紫砂泥拼配50%的高岭土,略微加一点化工色釉料。

对于高档机车壶而言,其紫砂壶性能当然要低于半手全手,但未必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全手壶、半手壶如何选择?

这个我在其他前几期里讲过,全手工普遍要比半手工贵一些,但也看真正工艺水平,无需‘谈模色变’。但买个几百块的壶,老老实实买半手的。

半手和全手是成型工艺的区别,在市场没有变化之前,比如年以前,美术员、助工甚至包括很多国工都在制作半手。很多半手都达到了现在全手的精品程度。

随着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有追求的制壶老师,摒弃了追求数量的半手,开始了全手紫砂壶的制作。到了今天基本上全手的工艺细节都要远远超过半手壶。

当然全手半手也不仅仅是制壶工艺上的差别,科学的讲全手工还是有好处的。这体现在全手制作的紫砂壶泥门普遍比半手制作的紫砂壶更疏松(这是工艺上决定的),

双气孔结构的两条气孔链更大,从而让保温性、透气性、吸水性都要高于半手壶。同理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的析出也会比半手壶要高。

全手壶的泥料是不是会比半手壶的泥料好?

因为紫砂壶市场的价格机制,导致全手壶的单价较高。一般制壶老师都会从泥商手里买中高档次的本山料,让自己制作的紫砂壶烧制出来以后,水色、砂感更好。

而半手壶的泥料选择浮动比较大,从低中档的外山料到低档的本山料都是选择的范围区间,唯一能够保证的是紫砂泥而非陶土加化工色釉料的拼配。

二、茶的种类

常用茶叶和壶型以及泥料该如何选择呢?

中国六大茶类是红茶、绿茶、乌龙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基本可以分为发酵茶和未发酵茶。

从紫砂壶的角度出发,紫泥、朱泥、红泥百无禁忌,但绿泥和段泥则适合未发酵茶和轻度发酵茶。比如绿茶、黄茶、白茶和生普。

因为在紫砂泥中,同样的炼制方法,同样的制作工序,不同的窑温烧制。在成壶以后,段泥和绿泥的泥门比朱泥、红泥、紫泥要松的多。

如果段泥壶和绿泥壶用发酵茶如,红茶,乌龙,黑茶,熟普泡茶,不仅仅是茶油会吸附在气孔内,茶叶内里的天然色素也会吸附在段泥壶和绿泥壶里,这样养出来的壶很不雅观。

从泡茶的角度出发,未发酵茶、轻发酵茶也应该用段泥壶和绿泥壶来泡,因为段泥壶和绿泥壶的透气性最好。透气性越高茶叶里维生素C的损失就越少

三、型的因素

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花器、光器和筋囊器不一而足,具体到喝茶这件事情上可以负责人的说每把紫砂壶的器型、容量是会实际影响到冲泡效果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网络上比较热议的话题“一茶侍一壶”,那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必须承认:有的器型(大部分传统器型)就是泡茶特别好用,有的器型泡茶简直就是灾难。而且,不同茶类的投茶量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备几把器型、容量不同的壶,分别对应不同的茶,是比较妥当的做法。

比如:一把毫升的壶,用来泡红茶和泡熟普(在相同投茶量的情况下),出水的速度就完全不一样。用一把个人熟悉的壶来泡茶,尤其是等级较高的茶,就不容易失误。另外,壶本身的气质和茶的“气质”也要相搭。

比如,大部分岩茶,都给人一种铁骨铮铮的感觉,那用偏女性化的西施、美人肩、思亭等器型来泡,感觉就有些“怪”。而如果用石瓢、桑扁、君德这类阳刚气质的壶来泡,就很搭。所以“一茶侍一壶”是有道理的。

比如乌龙茶,乌龙茶在一些茶友的冲泡手法中,讲究的是冲泡7-10秒,不留余汤。所以多半选择小型一手壶,泥料选择朱泥、红泥、紫泥。

再比如熟普,熟普讲究的是闷泡,就需要选择大容量高容积的紫砂壶。倒出茶汤后,余下部分的茶汤可以继续闷泡。有利于茶中茶氨酸,咖啡因等其他有效成分的析出。

从清理茶叶的角度出发,如果是铁观音等茶叶,按照过往的使用经验,小口的紫砂壶比较难以倒出茶渣,所以应该选择敞口的紫砂壶。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一个人或一两个朋友一起喝茶,那么只需要选择小品或中品紫砂壶。如果很多朋友经常一起喝茶那么也可以选择大品或者超大品紫砂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