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状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90629/7257172.html《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不少教师反映与原教材相比,这套教材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识字量很大,而学生却回生快,变化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由此可以看出,识字及巩固既是一年级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吃透课程理念,优化识字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的要求,在教《日耳目》这一课时,我这样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目”等12个字;2.会写“十、禾、木”3个字。3.掌握“丨、丿”基本笔画。
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这一课的生字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安排了一组象形文字。对于象形字,教师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的讲解,只要做到向学生渗透,学生会辨认即可。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图,图右下角的象形字和生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学生只要能看出它们在形状上相似并能简单说一说,会辨认就行。
2.巩固识字。对于这12个生字,教师没必要作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应该在练习中、在生活中巩固识字,使识字真正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会连”这一题的设计是遵照象形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字,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就能够比较熟练地认出这些字。“我会找”,找一找哪些字你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大学的?这样一方面巩固了第一课学过的汉字,增加强了新旧生字的联系。
3.认读生字。在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不必急于教读。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这样人学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学生可能有很多种说法,教师不必限制,可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以初步体验识字的乐趣。然后可领读认识生字。领读这一环节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已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自己领读。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由教师领读。领读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读、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
在全班同学大部分会读的基础上,开展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如开展“这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多少”“看谁认得又多又快”等认字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介绍一下各自认读又多又快的秘诀,然后把好的经验加以推广。总之在识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作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上。
4.指导书写。本课共三个字,其中“十”是上节课学过的。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作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学生刚开始写字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在范写的过程中要结合生字教三个基本笔画名称:“丨、丿、乀”,不要求学生死硬背,只要认识就行。最后让学生练写。在练习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同样的要求,但至少写2个。写完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同学、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写字的乐趣。
5.实践作业。在作业安排上,让学生动手收集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学习的生字(如商标、报纸、书籍),进一步增强生活与识字的紧密联系,做到识用结合。
二、丰富游戏内容,激发识字兴趣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厅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一年级学生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协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轶文趣事举不胜举,学生听了这些故事不由自主地对汉字产生了好奇心。同时经常开展以下一些游戏,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例如,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字谜,展开联想,和同学合作或者独自创编字谜,让大家来清,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地大笑,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另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送生字回家,给生字找朋友等等。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的5分钟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了,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上生字头饰,并把它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教师还可以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宇,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3.钓鱼:出示一幅画着池塘的画,池塘里有许多鱼(拼音)。学生说出对应的生字,组成词,上台钓鱼,可分男女、小组竞赛。
4.猜谜语、说儿歌: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谜帮助记忆。如能做出动作的字,可以做动作、说儿歌加以记忆。
5.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6.彩虹桥。教师出示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后面的学生组同看哪组词说得多。词说完后,小组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说一句话。
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爱学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还采用激发儿童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多识字,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如,《画》一课中要识的字多为反义词,我把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跳舞,做找朋友的游戏。又如《操场上》一课.识字类型为体育器材和体育动作,我课前准备了足球、拔河绳、皮球、横竿等。上课了,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认识这些体育器材,再出示相应的生字卡片,用实物演示法认字。像一些动作词拍皮球、打篮球、踢足球、跳高、跑步等,也让学生主动参与,用相应的形体动作帮助记忆生字,然后用生字卡片矫正强化,我称之为“亲身体验认字法”,这样做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悦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