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会吧不会吧你还在看原料等级挑茶 [复制链接]

1#

这是几级茶?青砖茶用几级茶做的?为什么好茶里会有茶梗?为什么绿茶用的都是芽头嫩叶,而你们茶叶、茶梗都有呢?初识青砖茶的人往往会这样问。

刘先生/p>

青砖茶原料确实分为不同的等级,那是不是等级越高茶质就越好呢?

小青砖/p>

不是

很多茶客挑茶都会看叶底,看茶叶是一芽几叶来定茶叶贵贱。这种挑茶手法或许在挑选绿茶时候适用,毕竟茶叶嫩度决定鲜叶收购价格,也决定了毛茶的氨基酸含量,而氨基酸含量确实是绿茶好坏的重要衡量指标。

可该方法论是否适用于青砖茶,那就看你对青砖茶工艺有多了解了!

就像没人会拿白葡萄酒好坏标准去套红葡萄酒一样,用绿茶的标准去套青砖茶是不合适的。

比起白茶绿茶的清爽,乌龙茶的香、红茶的烈,年轻人对相貌朴实的青砖茶相对陌生。

绿茶的关键工艺,是迅速“杀青”,让氧化酶失活,把氧化程度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抗氧化物的含量及清汤绿叶的鲜嫩品质。

红茶反其道而行之,先萎凋让内部的氧化酶进行氧化,再通过揉捻破坏茶叶的细胞结构,让茶叶内含物被充分氧化,于是完全丢失了“青草味”,形成红艳的汤色与浓郁的口感。

乌龙茶是半氧化茶,氧化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不过,即使同属于乌龙茶,不同的工艺流程造成的氧化程度也会使乌龙茶风情万种。

三者的汤色、口感和香味的区别都极大。而青砖茶的工艺,与前述三种茶都不同。在青砖茶的制造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渥堆。就在这个环节里,微生物参与进来,把茶原料酿成了黑茶。所谓渥,就是湿润。堆,就是高高垒起。传统常用冷水渥堆,在室内把茶青垒成一个小堆,洒水后加盖湿布,保湿保温,静置一段时间。

由于环境湿热,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发酵茶叶。中间还可以翻堆,让温度和微生物变得均匀。渥堆的中心温度是关键,一般在50℃~65℃。另外,喷多少水,静置多长时间,也都有讲究。

静置时间太短,微生物发酵不够,其青气及苦涩味会重,且会带有初渥的酸辣气。静置时间太长,发酵过头,会产生枯枝落叶的腐败味及泥腥气。

当一切都恰到好处,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及酶促氧化反应下,黑毛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会分解及重构成利于青砖茶陈醇风味的物质,从而形成青砖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45-60天的时间,发酵完成后还需要存放半年到一年才压制成青砖茶。

青砖茶独特的渥堆工艺所需原料恰恰是成熟度比较高的茶叶(虽然也就是乌龙茶差不多等级的原料,一芽四五叶)。这种原料提供青砖茶发酵所必需的茶多酚和茶多糖;与绿茶相反,青砖茶对氨基酸含量就没那么看重。

茶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大分子天然产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等作用,近些年来发现茶多糖还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三高人群逐渐年轻化。通过何建刚、黄道、李涛等研究表明,青砖茶的茶多糖含量高达(7.±0.)%;茶多糖抑制血糖升高的效果是显著的。

因此,当渥堆结束后,青砖茶的茶叶看起来黑褐油润,泡出来的汤色则明亮红浓。

青砖茶并非原料越嫩,品质就越好。

在审评茶叶的过程中,除了叶底,更重要的还有香气、滋味和口感。老茶客们知道,工艺和仓储对青砖茶最终品质形成更是决定因素。

青砖茶工艺的层层把关,离不开制茶大师的匠心精神,以长年累月的经验,制定出包含原料选择、采摘要求、制作技艺在内的一整套好茶标准,并全程把关青砖茶的生产过程和品质,共同还原一杯正宗青砖茶的滋味。

青砖茶与其他茶类另一大不同,就是要通过适当的后期存储才能转化出更为醇厚甘甜的滋味。

不同的等级原料滋味不同,内含物质也有相应的差异,但正是这种不同和差异使得青砖茶后期转化滋味更为丰富。青砖茶煮饮最佳,淡淡的药香、雪松香、枣香,交替出现,口味醇厚,回甘隽永。

希望所有人能更全面地认识各种茶类,拒绝以偏概全。茶价格有高低,但无贵贱之分。遵照自己的内心,让你的味蕾和感官告诉你,你是否真喜欢,是否是喝到一款好茶!

你对青砖茶原料还有什么疑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