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非要是云南本地生长的茶树长出来的茶叶才能制作成的茶才叫普洱茶?这仅仅是因为国标中地理标志范围出台的原因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七八十年代,日本之所以进口普洱茶,主要得益于普洱茶的减肥和降血脂作用。这是因为六七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三高”等富贵病日益增多,普洱茶因具备减肥和降血脂的作用,因此很受日本民众的欢迎。所以七八十年代普洱茶在日本很是火热。在如此疯狂的市场需求下面,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份纷纷效仿普洱茶,生产出“炒青”“烘青”类的普洱茶,大量出口日本。很多日本民众喝了外省的“普洱茶”之后,没有出现减肥和降血脂的作用,于是质疑的声音慢慢变多,于是普洱茶的名声在日本变得不好,所以出现了八十年代后期普洱茶在日本的衰落景象。从上面的故事,至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其他省的出品的“普洱茶”,不被市场欢迎。那我们再来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生产自云南地理范围内的普洱茶才具备这种备受欢迎的特质?今天胡秀秀带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找找答案。1、海拔。云南普洱茶区多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山区丘陵地带的温凉、湿热地区,海拔-米。云南还有一个地理特点是纬度低,纬度低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地表接受日光辐射量也较多,有利于碳素代谢,也就有利于茶多酚类物质的积累。2、温度。平均年温在12-23℃之间,活动积温在-℃以上。解释一下什么叫积温:某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3、土质。土壤为红壤、黄壤、砖红壤,PH值在4-6之间。4、降雨量。年降雨量一般在米以上,最高达多毫米。云南普洱茶区充沛的降雨量保证了茶树水分的供应,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糖类物质的代谢,最终影响到多酚类物质得合成与积累。5、光照。光照直接影响普洱茶中儿茶素的总量,凡是光照强度和日照量大的条件下,茶叶中儿茶素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还影响茶氨酸的含量。光照还是茶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花青素等形成的重要调节因子。综合以上5个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所以才造就了蜚声中外的云南普洱茶,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人们无法人为复制与模仿得出来的。